答《论语》中的“小人”,大体有如下几种不同的内涵:一是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二是指品质恶劣的人;三是指见识和才干一般化的人。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拘泥于小信,只知信守自己的承诺,不明大义,不问是非黑白的人,这样的人,有可能办好事,也有可能办坏事,属于见识和才干一般化的人。 孔子说:“君...
〇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爲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考異【皇本】『斯可謂之士矣』.無...
第106章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书名:大道九辨 作者名:玉山孤松 本章字数:2209字 更新时间:2020-02-19 00:01:54首页 书籍详情 目录 字号 背景 手机阅读举报 登录订阅本章 >
言必信,行必果(信:诚信;果:果断)指说话一定讲诚信,做事一定果断。复句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主语、分句。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言必信,行必果”。成语典故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