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轻人,名叫解海龙。是一名转业的军人,在北京半导体器件十厂保卫科工作,那年他28岁,看完影展后喜欢得不得了。回去后,他就买了一台海鸥203牌相机,决定开始认真搞摄影。当时他月薪46元6角,家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和一个大木箱。掏钱买了相机之后,他又觉得这不够,有了相机,还得有个...
整整一年,解海龙在外面跑,自己的家都顾不上。大眼睛、大鼻涕、小光头、姐妹俩……照片一张张洗出来,每张面孔后面都是一个苦涩的求学故事。▌ 小光头 解海龙 摄 ▌ 1991年 河南 商城 姐姐把捐助款让给妹妹 解海龙 摄 1992年4月,离家整整一年的解海龙带着这些照片和故事回到北京,青基会为他办了名为“...
1991年,解海龙来到安徽金寨考察农村孩子的教育情况。那时,苏明娟正趴在桌子上写字,她抬头看相机的瞬间,被解海龙记录下来。那双乌黑透澈的大眼睛,饱含着“我想读书”的渴望。这张照片改变了安徽金寨女孩苏明娟的一生,也改变了成千上万的贫困孩子的命运。照片《我要上学》,图中人物为苏明娟。这张照片被人们亲切...
1991年4月,解海龙拍摄的苏明娟(大眼睛 8岁)照片 记录农村儿童20余年 一张照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在“大眼睛”苏明娟身上得到很好体现。“大眼睛”照片被刊登出来后,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苏明娟。她也顺利完成了学业,后来大学毕业,在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后来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基金,在全民关注...
解海龙是希望工程标志性宣传片《大眼睛》的拍摄者。在解海龙镜头下,那张黑白竖图中,手握铅笔的小女孩苏明娟抬着头,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打动了亿万中国人。谈及拍摄这张照片的感受,解海龙表示,他只想真实地记录这些情况,为那些孩子多做一点事情。他说:“摄影没有什么技巧,只要注入感情...
【 #专访大眼睛女孩拍摄者解海龙#】1989年10月30日,希望工程正式发起实施,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了教育的希望。纪实摄影家解海龙在安徽省金寨县三合乡中心小学拍下了“大眼睛”女孩的照片,后来成为希望工程的宣传照,替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喊出了“我要上学”的渴望。今天是#希望工程实施35周年#。解海龙来到海运仓暗...
这张极具感染力的《大眼睛》,被选为希望工程的一大标识,让无数人为贫困地区儿童慷慨解囊。它与解海龙拍摄的许多作品于1992年在多地展出,反响空前,在几个月时间内,“希望工程”捐款就达到了一个亿。2018年5月29日,在金寨三合实验学校,苏明娟与当年的《大眼睛》照片合影。来源:新华社 让人欣慰的是,照片...
王苗:说起《大眼睛》,全国人民应该都知道。解海龙:上次“重走长征路”,王文澜是团长,给我也安排了一个“官职”,让我做“政委”,负责“开路”。走到哪儿,人家出来一接见,赶紧说“这是我们拍《大眼睛》的那个摄影师”,人家说“吃饭吃饭吃饭”,好,饭钱省了,走到哪儿都是一说我,就“吃饭”。结果有...
在解海龙拍摄的众多照片中,《大眼睛》最广为人知。“1991年,我到安徽的山区里采访,在路上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背着自家缝的书包在赶路,一天要往返数十里山路。”在教室里,当小女孩抬起头时,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瞬间抓住了他的心:“那是惊恐、无助又充满希望的眼神,那一瞬间我真的是在颤抖,屏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