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的观点有以下几个理由:一、佛陀之所讲“佛法”是“不已说当说”,是因为他不希望世后的人把他当成一位用世俗思维建构学说的思想家或哲学家,把他所说的法误解为一种思维哲学。因为他所说的法,其本身就已超越了强语言文字、意识思维,因此,他所说白“不已说当说”,所强调的是让后世之人不要执于...
一、觉悟是针对心而言,强调的是内心的觉醒,一个人觉悟之后,并不一定就是成佛,如当年慧能祖师闻《金刚经》而悟道,他那个时候的状态就是觉悟,但不是佛,成佛是后来的事。因此,所谓的觉悟,其实只是成佛的一个必经的环节而已。在小乘佛教中,就有很多罗汉果位的修行者,他们在大乘佛教的理念之中,就是觉悟的...
因此,佛才说“不可思议”,因为凡是能用语言和文字表述出来都不是“觉悟”的真实境界,所以只能证悟,不能表述。二、“觉悟”的境界,之所以“不可思议”,并不是说不能思议,而是强调不能用世俗的逻辑来推断、推导,因为在佛教的理念中,众生的思维和逻辑是颠倒的,因此,由众生的思维和逻辑推断出来的任何境界...
佛教之中,修行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觉悟或者成佛,但事实上,觉悟的境界和成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状态,也就是说,觉悟并非成佛,尽管觉悟是成佛的必经阶段,但成佛的境界却要比觉悟要高得多。因此,觉悟其实只是修行之人追求的最初级的目标,换句话说,所谓的觉悟,并非成佛,而是憋见“佛性”的曙光。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
佛说:我是一个觉者,即觉悟者。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佛或觉悟者并不适合存在论,如果非要讨论存不存在,那只能用如来这两个字来形容,即如实而来或真如实相。关于如来这个概念,佛教在《金刚经》 中如此解释:“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意思是说,所谓的如来,既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
在这16个字当中,佛把人的身体(外在)和内心(内在)称为幻垢,所谓的幻垢,在这里指的除了本心、本我之外的一切存在,换句话说,所看到和感知到的一切,包括我们自己,在觉悟者或者佛那里都是幻垢,并非实有,这也是《金刚经》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要表达的意思。在佛教那里,这些幻垢正是造成...
觉悟一词出于佛教名词。觉,是梵语菩提,鸠摩罗什译做“道”,玄奘译做“觉”,梵文意译过来为“无上真正道”、“无上真正觉”。佛即是觉,觉即是关照,关照即是智慧(金刚经)。悟:汉语解释为了解、领会、觉醒。就是不来不知道,突然间知道了。佛教指修行的一种境界,定,即心止于一境,...
那么,佛陀所谓的开悟或觉悟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佛教中所讲的觉悟,其本质是什么呢?用佛的话说,所谓的觉悟,其本质就是自性的流露与显现。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佛讲法讲了四十九年,可是到了最后他却说,自己“无法可说”,不仅如此,佛还说他在四十九年当中,并不曾度化过一位众生。因为从佛的角度来说,...
无常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没有任何事物是永恒不变的。理解无常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物质和情感的执着,从而减轻痛苦。众生往往因对事物的固执而受苦,而佛则能以平常心面对一切变化,保持内心的平静。2. 无我的体验 无我意味着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我。众生常常陷入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认为...
“菩提”这个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和智慧。它用来形容一个人突然醒来,豁然开朗,瞬间领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可以说,菩提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从而达到了涅槃的程度。在佛教中,菩提代表着智慧和觉悟,是对世间烦恼的断绝和对涅槃的追求。它是佛、缘觉、声闻在各自的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