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洞遗址于1964年发现,位于贵州黔西县沙井。观音洞是沿东西方向裂隙形成的窄长洞穴。洞内文化遗物分早、晚两期。早期堆积为含角砾的砂质黏土,有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哺乳动物有嵌齿象科、巨貘等,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晚期堆积为红土层,含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石器中刮削器占80%,端刮器有100多件,另有...
观音洞文化,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的一种人类文化,中国西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现于贵州黔西沙井的观音洞。观音洞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其中又以刮削器的数量最大。
位于距黔西城区30公里处的观音洞镇观音洞村的洞穴,是我国长江以南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最大的遗址,是贵州悠久历史文化的源头。 被称为贵州“史前文化的第一乐章” 与北京周口店、山西西侯渡 并称“中国古文化三大代表区” 从而荣膺 “北有周口店、南有...
观音洞,位于黔西县城西南28公里的沙井民族乡(现更名为观音洞镇),系石灰岩构成,是闻名于中外的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与北京周口店、云南元谋并列为中国旧石器文化遗址的三个代表。 ▲黔西县观音洞遗址 黔西观音洞位于一个南北长约七百米,东西...
观音洞有西、北两个洞口,主洞口向西,高出洼地底部约15米。洞体东西长约90米,宽1~9米,由古人类活动沉积的堆积物表面至洞顶高2~8米,洞体中段分别有南北两个支洞。总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考古研究表明,观音洞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被命名为“观音洞文化”。文物遗存 综述 从1964年到1973年,考古...
专家们高度评价黔西沙井的“观音洞文化”,认为它是长江以南地区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的瑰宝,对探究人类起源、进化和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探寻观音洞遗址 黔西观音洞遗址,位于城区南约30公里的沙井乡(现更名为观音洞镇)观音洞村,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首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该遗址不仅内涵丰富,还具有突出...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搜索 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快捷访问 登录文化| 贵州史前文化的“第一乐章”:黔西观音洞文化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08-17 19:14发布于贵州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账号 +关注 00:00 / 00:00 倍速 当前设备不支持播放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70017001.199-00c3963143c95e6ba99e5efdfea00...
黔西观音洞:史前文化的璀璨明珠 在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隐藏着一处被誉为“史前文化的第一乐章”的遗址——黔西观音洞。它与北方的周口店遗址齐名,共同被载入史册,成为人类探寻史前文明的重要见证。黔西观音洞,这颗史前文化的璀璨明珠,位于黔西城区30公里外的观音洞镇观音洞村。它不仅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
这一发现被命名为“观音洞文化”,并成为了学术界的热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李炎贤教授所著的《观音洞——贵州黔西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一书,便是对这一重要遗址的详细发掘报告和权威研究。该著作不仅详细记录了黔西观音洞文化的地层关系、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以及多样的石制品技术和类型,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