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观梅图 作者: 王翚 大小:27cmx92cm 材质:纸本设色 收藏机构: 北京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清代 王翚的山水画,有早、中、晚三期的变化。二十五岁以前,他主要是临摹仿古画,笔墨尚未成熟,画风中能看出别人的影子。三十五岁到六十岁是他的创作中期,是他真正融汇南北,运泽前古...
现藏苏州博物馆的《竹堂寺观梅图》一直有很大的争议,认伪者居多,真伪可因人而异,被认定为成化己亥十五年 (1479),时年53岁,沈周的《竹堂寺探梅图》为纸本立轴,纵89.5、横51.4厘米,图中绘文人探梅之景,画中古木槎桠,老梅横斜,一墙相隔,墙外作文人二三,仆从小儿相随,拱门内走出一僧,与文...
明 唐寅《观梅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幅《观梅图》是唐寅的纸本绘画,淡设色,纵高有108.6厘米。 画面中心,一位高士袖手立于溪桥之上,在他的身后,山崖边两树梅花含苞待放,淡雅幽静,韵味盎然。 全幅的...
作品的尺寸为125.3厘米长、60.2厘米宽,其规模适中,却蕴含着丰富的艺术细节和情感表达。 《东阁观梅图》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里汇聚了无数珍贵的艺术品,而张翀的这幅作品无疑是其中的亮点之一。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张翀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独...
张翀笔下的《东阁观梅图》:古枝新蕊,妙趣横生 明朝画家张翀,在热爱绘画艺术的人群中,知名度不算高。但这不影响我们探究、欣赏他的艺术成就。实际上,张翀在当代的名气或许比不上部分画家,可他的绘画技艺与艺术造诣值得肯定。我们来了解张翀的作品《东阁观梅图》。这是一幅设色绢本立轴画,长 125.3 厘米、...
《观梅图》轴,明,唐寅绘,纸本,淡设色,纵108.6厘米,横3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观梅图》绘一位高士袖手立于溪桥之上,身后的山崖边两树梅花含苞待放,与作者所题诗意十分吻合。全幅构图汲取南宋院体风格,险中求胜,山石树木的勾勒粗细得当,晕染多于皴擦,清健爽利的笔致和幽静的背景营造突出了主体人物的高洁...
赏析——明 张翀《东阁观梅图》在一片广阔的湖岸边,坐落着几间暖阁,在暖阁的外的平地上丛生着一棵棵寒梅树,它们的枝条随意地伸展,缀满了如雪般洁白的花朵。这些花朵宛如繁星点点,将冬日的沉寂装点得如诗如画。明 张翀 《东阁观梅图》 立轴,绢本设色,125.3×60.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两位士人坐在阁中...
👨🎨唐寅,明代著名画家,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他的《观梅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尺寸为纵108.6cm,横34.5cm。🌸画中描绘了一位高士袖手立于溪桥之上,身后的山崖边两树梅花含苞待放。高士的姿态和表情透露出超然物外的闲适与宁静,梅花则象征着高洁的品格。📜画中自题七绝一首...
《观梅图》明 唐寅,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题跋:本幅自题 七绝一首:“插天空谷水之涯,中有官梅两树花。身自宿因才一见,不妨袖手立平沙 。苏门唐寅为梅谷徐先生写。画心上方还有明代都穆、豪(钤 “戊辰进士” 印)、王应鹏等三人的题诗,这些题诗从不同角度对画面进行了阐释和赞美,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文化...
旅顺博物馆有一卷王翚的《观梅图》,极具视觉视象学意义。整卷构图看似简单,甚至不需要什么图式结构上的分析,进而主题也非常直接——不过我认为还是可以再改一下,可以叫作《观梅赏瀑图》。但我其实想说的是,该图在我看来像是呈现出了某种多重的视觉图景,从而又可指向为此前已屡屡提到过的“画剧”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