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的见体论有别于外向的神秘体验,其意义可能不是认识论的,而在于坚定了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转化与提升。 关键词:见体;见心;见体境地;修行;工夫究竟 如果谈到20世纪新儒家的精神性哲学,不能不论及熊十力的“见体”论。盖熊十力所谓“见体”之义可分为二,一指认识宇宙论的实体,二指体认心的本体,虽然二者并非...
2024年9月20日,文研八周年系列学术活动、2024年度荣誉讲座“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新心学”第一讲“熊十力的见体论”在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2举行,文研院学术委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陈来主讲,清华大学新雅讲席教授甘阳主持,北京师范大学...
第一讲 熊十力的见体论 对于熊十力来说,见体既是哲学的目标、又是哲学认识的方法,更是哲学的境界,见体论可谓是熊十力哲学中具有根本性的一个问题。熊十力所谓“见体”之义可分为二,一指认识宇宙论的实体,二指体认心的本体,虽然二者并非截然无关。一般来...
见体论是熊十力哲学中具有根本性的一个问题."见体"包含两义:一指认识宇宙论的实体,二指体认心的本体.第一种意义为人们所熟知,但第二种意义更为重要.宇宙论上的见体,强调在变动中证见实体,即用见体.体认心的本体则意味着反诸己心而达到一种无分别的意识状态,体证到此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见体的方法在于反...
方法论? 一般来讲,三者是贯通的。如果说佛教僧肇、华严宗主要是本体论话语,或在本体论意义上讨论;朱子阳明均属与本体论相关的道德践履学说,而偏重于本体论对工夫论的决定意义;新儒学开山熊十力处跟宋明儒近似,本体论、行动论紧密勾连,但侧重却与宋明儒不同,倾向于以后者统摄前者。而我提出的即用见体,主要是...
议论体这是写作时最常用的一种形式。以议事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要求对议论对象发表看法,阐述道理,做到以理服人。提出论点,无论开门见山,或文中揭示,或篇末点题,必须清晰、鲜明,毫不含糊;选用论据,不管是事实的还是理论的,必须确凿可靠,紧扣论点,不能张冠李戴,风马牛不相及;进行论证,不论采取何种方法,...
一、张子论兼体无累 二程以为,道须“体物不遗”,而太虚之偏,只是器而非道。然则详观《正蒙》,横渠亦不乏此意,可见张、程之差异,更须仔细玩味。首先,引张子一段名言,以下渐次展开之: 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无不在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物而非仁也。“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从洞壁到头显,影像的精细度提高了好几个数量级,然而其本体论状态并未改变——这样的发光世界,是虚拟的"现实"。"虚拟"(virtual)这个词根据技术哲学家大卫·查默斯的词源学考察,来自拉丁语"virtus",意指"男子气概",后来逐渐引申为具有某种力量、素质或效用。虚拟的X,就是指不是X,但具有其素质或效用,体验起来像...
大开圆解的人无论修什么法,都可以成就圆教的成果,正所谓“圆人受法,无法不圆。”蕅益大师认为,学人要是未开圆解,未获得佛之知见,就无法真正谈修证,“纵令修证,未免日劫相倍。”所以,修行人首先是要具备正确的见地,《法华经》即可以帮助学人获得正见,因为《法华经》的目的就是令人获得“佛之知见”。
提高体育理论教学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