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组画》成为20世纪70、80年代交替时期写实主义思潮的发端与代表,影响深远,为其后国内“85新潮”及现代艺术运动埋下了伏笔。陈丹青不仅能画,而且能写,出版有《纽约琐记》《外国音乐在外国》《多余的素材》《退步集》等一系列文学作品。内容涉猎社会、文化、艺术、教育、文学、人物、历史、音乐、建筑、两性、城...
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板上油画《西藏组画》,曾一度轰动艺术界,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5月10日,“四十年再看陈丹青《西藏组画》”展览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揭幕,不仅展出了《西藏组画》的七幅板上油画,更将该系列油画诞生前的200余幅速写手稿公诸于世。《西藏组画》全画共七幅,于1979年至1980...
“四十年再看陈丹青《西藏组画》”展览昨天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揭幕。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杨飞云担任学术主持,汇集陈丹青在80年代创作的七幅油画《西藏组画》,以及该系列油画诞生前的200余幅速写手稿草图。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0日。展览海报 《西藏组画》是1980...
△ “西藏组画”系列作品首次在大陆以高清大图形式集中出版,陈丹青亲自题写书名,并审阅校订了每一处细节,确保它值得细细品读。 △ 完整收录画家本人所写关于“西藏组画”系列作品的文字,尤其是在《美术》《美术研究》《中国美术》上发表的三篇文章,对读者更充分地理解作品很有帮助。
陈丹青创作的油画。《西藏组画》共七幅,1979至1980年间完成于拉萨。它放弃了当时流行的强调主题性思想性的做法,以写生般的直接和果断,描绘了藏民的日常生活片段。是文革后伤痕美术的代表作之一。 《西藏组画》对绘画和非绘画领域的影响同样深远。从绘画的角度来看,《西藏组画》直接引领了国内向欧洲正统油画溯源的风...
《西藏组画》是1980年陈丹青的毕业创作在中央美院展出后外界给予的名称,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全画共七幅,于1979年至1980年间在拉萨和北京完成。最初陈丹青创作时并未对幅数进行预设,也没有想要作成“组画”,只是为了背离巨型的、单幅的、叙事的、主题性的创作模式,而一幅接着一幅画出《母与子》《牧羊人》《朝圣...
《西藏组画》是中国油画开始独立探索发展道路的一次有益尝试,是画家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开始反思艺术最基本问题,并尝试运用油画语言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索,纠正了传统对艺术问题的狭隘理解,开始真正探索艺术本体问题,也标志着中国油画由自觉走向自由的开端。
《西藏组画》是1980年陈丹青的毕业创作在中央美院展出后外界给予的名称,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全画共七幅,于1979年至1980年间在拉萨和北京完成。最初陈丹青创作时并未对幅数进行预设,也没有想要作成“组画”,只是为了背离巨型的、单幅的、叙事的、主题性的创作模式,而...
40年后,陈丹青《西藏组画》重新在京集结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5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主办的“四十年再看陈丹青《西藏组画》”展览,今天在京开幕,汇集了陈丹青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7幅油画《西藏组画》,以及该系列油画诞生前的200余幅速写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