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波娃情愿牺牲自己的感情来满足沙特情欲,也许沙特应给她感激。但在学生看来,西蒙波娃不仅牺牲了自己,也害了沙特。在西蒙的主张下,沙特便坦然放纵自己,把男人的天性发挥至极,西蒙波娃自己是该付相当责任的。 西蒙波娃坚持自己最后还是只爱沙特一人。所以选择永远续约。為了合理化自己的思想与行动,用「非婚姻」的方式...
西蒙·波娃:第二性- EP78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是存在主义大师沙特的非传统伴侣,原因是两人相互认定对方为终生伴侣,但两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婚姻关系。沙特和波娃在各自人生中有不少情人,不过两人终生都维持伴侣的关系。有一次沙特恋上了一名女生使波娃心生不满,此后沙特曾表示愿意和波娃结婚,但被波娃拒绝。...
萨特-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鼓吹者之一。西蒙·波娃(1908~1986年),女,又译西蒙娜·德·波伏瓦、西蒙娜·德·波芙瓦,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德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19岁时,她...
開始了與沙特間的情愛後,可說是她生命最大的轉變。「沙特希望愛情美好而千變萬化,他不打算拒絕來自任何女人的誘惑,但西蒙波娃的品格使她在他生活中佔據了恆定持久的地位,這個地位是任何人也無法取代的。」而西蒙波娃也寫到:「我們志同道合,我們的融洽會像我們的生命依樣長久。」看著兩人如此深厚的深情,實煞羨眾人...
作曲:陈建骐 我曾经在一本书的书扉上看见 世界上最动人的情话 法国存在主义 沙特写下的一段话 在这个世界上能与我精神与灵魂对话的人 只有一个人 一个女人 西蒙波娃 这个叫沙特的男人 和他的波娃一直没有结婚 但他们一直在一起 直到生命的尽头
这句话,其原文来自法国作家西蒙・波娃写给美国恋人艾格林《越洋情书》中的一段话。 西蒙・波娃的感情有自由、有甜蜜美好,也有挣扎。她与初恋「沙特」互相陪伴,但这段任性与甜蜜的告白,却是写给美国的恋人...
沙特和西蒙波娃这两个法国哲学家是一生的伴侣,可是他们不要结婚,他们不要法律的那张纸。他们对自己的爱情很有信心,所以不需要婚姻那张纸来保护。但他们的爱是很复杂的。因为这两个人都是法国社会里有名的哲学家,所以社交圈很广,他们各自有很多同性的、异性的朋友,当然也会碰到被其他人吸引的时候。譬如说沙特去...
波娃的告别--与沙特的对话 西蒙.德.波娃赖建诚 译一九七四年夏天,波娃與沙特到羅馬度假,那時候沙特因視力喪失、幾近半盲而無法寫作,於是兩人決定以錄音的方式將沙特的話語錄下。波娃遂帶著錄音機向沙特發問,而後整理出這本對話錄。 本書算是沙特對其人生回顧與總結的最重要資料,由他一生中最親密的伴侶波娃提問...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是二十世紀女權運動的代表人物,說起她,就想起《第二性》,也想起她和沙特的特殊關係,雖然她和沙特契約式的愛情,一開始並非如此理想、全無痛楚。如果佔有慾是愛情最不可爭辯的本質,要打破這道防線的限制,並不容易,而波娃和沙特之間,除了年輕時激情所帶來的慾望,彼此...
波娃與沙特於一九六二至一九六六年間數度造訪蘇聯,《在莫斯科的那場誤會》便是波娃以這段經歷為基礎進行的創作,可謂揉合其畢生關注議題的代表性作品,透過男女主角的見聞,將個人歷史和集體歷史緊密扣連在一起:一對暮年夫妻因為一趟莫斯科之旅,招致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理想幻滅,並觸發夫妻失和,作者透過兩性觀點的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