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又译做西蒙·波娃瓦,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以下是对她的详细介绍: 一、生平简介 出生地与家庭:波伏娃1908年出生于巴黎一个比较守旧的富裕家庭,全名为西蒙娜·露茜-厄尔奈斯丁-玛丽-波特朗·德·波伏娃。她的父亲是法院...
西蒙娜·德·波伏娃全部作品:第二性(合卷本),波伏瓦访谈录,清算已毕:波伏瓦自传,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西蒙娜·德·波伏瓦作品系列),第二性I:事实与神话,人都是要死的,形影不离,名士风流(全卷本),第二性II:实际体验,独白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也译做西蒙·波娃,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伴侣。 别名 西蒙·露茜-厄尔奈斯丁-玛丽-波特朗·德·波伏娃,西蒙·波娃,Simone (Lucie-Ernestine-Marie-Bertrand) de Beauvoir ...
写作中的波伏娃。 原文作者/[法]西蒙娜·德·波伏娃 [德]爱丽丝·施瓦泽 摘编/申璐 《波伏瓦访谈录》,作者: [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 [德] 爱丽丝·施瓦泽,译者:刘风,版本:好读文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年3月。 “不庄重的老妇人”? 施瓦泽:您在《第二性》中分析了女性的处境,又在《论老年》中分析...
《人都是要死的》是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6年。《人都是要死的》讲一个吃了神奇的药水而长生不老的人六百年的遭际,是一部寓言小说。《人都是要死的》是一部内容十分复杂、时代生活场景宏大的小说,熔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为一体,在一个巨大的时空范围里来表现观察、分析和...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法国作家,存在主义哲学家,女权主义者。1908年1月9日,波伏娃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守旧的资产阶级家庭。1929年,与让-保罗·萨特一同参加法国高中教师资格考试(agrégation),成为该考试最年轻的通过者。同年,与萨特相爱,直到两人去世都一直保持着恋爱关系。1942...
《女宾》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41年写成,1943年发表。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曲折,它展示的是一群生活在巴黎的年轻知识分子的普通生活。小说通过弗朗索瓦兹、皮埃尔、格扎维埃尔等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追求,表达了作者关于爱情、友谊、自我、主体意识、他人等诸多问题的...
📚西蒙娜·德·波伏娃,这位法国存在主义作家与哲学家,是女性主义运动的奠基人之一。1908年,她出生于巴黎一个保守的富裕家庭,尽管家庭背景传统,她却勇敢地追求独立,19岁时就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不愿让生命屈从于他人意志。🌍她的杰作《第二性》于1949年问世,这本书在思想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被誉为女性主义的...
[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 郑克鲁 / 上海译文出版社 8.8 / 13000人评价 第二性 (2009) [法] 西蒙﹒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 [法] 西蒙娜·德·波伏娃 / 舒小菲 / 西苑出版社 8.8 / 9689人评价 > 更多版本(26) 人都是要死的 (2012) (法) 波伏瓦 / 马振骋 / 上海译文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