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何以放?夫针把宝杖,虽是法宝,乃以道全形之事,一经师指,自己现成。若金箍棒,乃历圣口口相传,附耳低言之旨,系以术延命之法,自虚无中结就,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纵横天地莫遮拦,所以藏在耳内。这些子机密妙用,与针钯、宝杖,天地悬远。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以三徒喻五行之体,以三兵...
《语真》所谓“四象会时玄体就,五行全处紫金明。脱胎入口身通圣,无限龙神尽失惊。”提纲“四海千山皆拱服”者,即此也。修行者到的金丹成就,可以放下心,日日快乐睡的着矣。 “猴王睡里,见两个勾死人,拿一张批文,上有孙悟空三字,近身不容分说,套上绳,就把猴王魂灵儿索了去。”自来解《西游》,直解悟空...
清代(光绪1798年)《西游原旨》上下两本全,品相如图,堪为孤本品相美品。现存极为稀少。作者刘一明。不包邮不包退,顺丰快递到付。,,古籍/善本,se106468877,古籍/善本,小说/文学古籍,光绪,珍本,线装,其它版本,,其它开本,,,价格:5000,7788琉璃收藏
《西游原旨》评点既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又有严密的逻辑体系, 为证道本中的上乘之作。由于其最终指向是先验性的虚无之气和人自身存在的药物结合而产生的金丹,所以不可避免地落入无可印证的境地,而且,刘一明的评点带有强烈的阐述金丹大道的目标,牵强附会之处在所难免。 目录108章 书封页共108章 西游原旨序 西游原...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清代著名道士刘一明所作。《西游原旨》以道家的观点解读《西游记》认为《西游记》是一部证道书,借故事情节来闸扬“金丹大道”。 声音(184)评价(0) 正序|倒序 184 100回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2(全书完) ...
夫人秉天地阴阳五行而生,身中即具五行之气,五行之德,是即天命之谓性,是性即天帝之旨,为终身遵守而无可违者。人能时时在念,刻刻留心,全而受之,全而归之,可以为圣,可以为贤。否则重乎形色之性,而弃其天命之性,任心所造,一时不谨,即人地狱之门,可不畏哉?
西游原旨全本---西游原旨序悟元子曰:上回已言生身之由,叫人返本还元以修真矣。然世事如棋,富贵尽假,若不先自勘破,而仙道难期。故此回极写人生之假,使人从假处悟真耳。 “泾河岸边两个贤人,俱是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则是世皆浊而我独情,世皆醉而我独醒也。一渔一樵,天地间两个闲人;一...
《西游原旨》是一部深具哲理与修行指导的古典文学作品,它巧妙地借用了《西游记》这一广为人知的神话故事框架,通过深入剖析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传奇历程,寓含了丰富的道教修炼思想和人生哲理。该书并非简单地对《西游记》进行注解或改编,而是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故事中隐含的修行奥秘和精神内涵。 目录109章 书封页共...
一章一篇皆从身体力行处写来,一辞一意俱在真履实践中发出。其造化枢纽修养窍妙无不详明且备。可谓:拔天机而钻鬼窟,开生门而闭死户。实是:还元返本之源流,归根复命之阶梯。悟之者在儒即可成圣在道即可成仙在释即可成佛。不待走十万八千之路而三藏真经可取,不必遭八十一难之苦而和斛斗云可过。
西游原旨 全本 (悟..西游原旨序 《西游记》者,其书阐三教一家之理,传性命双修之道。俗语常言中,暗藏天机;戏谑笑谈处,显露心法。古人所不敢道者,真君道之;古人所不敢泄者,真君泄之。一章一篇,皆从身体力行处写来;一辞一意,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