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的黑云翻涌,人民生活窘迫,霹雳一声工农起义迅猛神速、惊天地。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定发动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武装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当时国民党的军队称作“国民革命军”,共产党领导的起义队伍就叫“工农革命军”...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革命生涯的重大转折,是毛泽东马背吟诗的重要起点,《西江月·秋收起义》也是毛泽东军旅诗词创作的重要篇章。 就毛泽东的诗词创作而言,《西江月·秋收起义》具有分水岭的意义。此前的毛泽东诗词,也写得心潮激荡、慷慨激昂,也在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患与呐喊。它们更多的是抒发一种“书生意气”,展示了一个热血...
古诗西江月·秋收起义翻译赏析 《西江月·秋收起义》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前言】 《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毛泽东于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创作的一首词。《西江月·秋收起义》...
西江月·秋收起义诗人:毛泽东 朝代:近代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起义的意思 西江月·秋收起义古诗赏析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由李白《苏台怀古诗》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得名。
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生前没有公开正式发表《西江月·秋收起义》。或许是因为毛泽东对该作品不太满意。从诗词艺术角...
西江月 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一、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7年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的岁月,此时中国革命正处在异常艰苦的关头。大革命因蒋介石的血腥屠杀遭参败后,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千秋暴动第一诗——《西江月.秋收起义》赏析(二) 41 2022-12 4 西江月.井冈山 157 2021-12 5 《西江月.井冈山》考辨 107 2022-06 6 诗情画意描战场-《西江月.井冈山》赏析 92 2022-06 7 清平乐.蒋桂战争 139 2022-02 8 《清平乐蒋桂战争》考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