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历史背景,掌握两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史实,如文景之治、汉武帝的改革、光武中兴等。 2.掌握两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如汉武帝、卫青、霍去病、光武帝等。 3.理解...
本课内容包括从公元前202年到220年的中国历史,历经西汉、新朝、东汉三个时期,这是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时期,简要叙述了两汉王朝由弱变强、盛极而衰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两汉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发展的各项成就,探究了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 本课内容,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还...
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课标要求】 通过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 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 因。 【教学理念】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与阅读的兴趣。
【历史】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及分析】(一)课标内容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拓疆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历史原因。(...
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及分析】 (一)课标内容 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拓疆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通过了解两汉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历史原因。 (二)课标分析
西汉前期的文景之治,就是封建大一统王朝创立以后的第一个太平盛世,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政治和物质基础。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史料研读的方式,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通过史料展现文景之治的社会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文景之治的历史影响,使学生体会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 2.导人学习任务二:汉武帝时西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预习,阅读史料和课文,得出答案,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教师:经过六十余年的休养生息,西汉国力强盛。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积极有为,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结合下面材料分析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汉武帝为巩固国家“大一统”在政治、思想、经济上采取了哪些...
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设计思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了解两汉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 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后期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 因;认识两汉时期思想文化及对外交往领域的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