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这一名称源自梵语,“阿弥陀” 意为 “无量”,包括无量的光明、无量的寿命和无量的智慧。无量光象征着其智慧之光无边无际,能破除众生内心的无明黑暗,引领众生走向解脱正道。无量寿则表明...
阿弥陀佛居住在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远,那里环境殊胜,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底以金沙布地,没有任何病苦忧患,都是无尽的欢乐,是众生修行人一心向往之地。在一些传说中,关于阿弥陀佛的前世还有其他说法,比如,在《封神演义》中接引佛对应的是接引道人,西方二释之一,西方教主...
而我们知道,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两位教主实力虽强,但也不至于强于通天教主。通天教主摆下诛仙阵后,准提道人曾入阵观察,却不敢像太上老君那样,与通天教主交手,而是宣称只有四大圣人联手,才能破诛仙阵。所以,西方两位教主的实力皆明显不如太上老君。三清圣人中,元始天尊的实力虽然不如太上老君,但也不逊于通天...
西方教主慈悲度众生,九莲台畔,大慈弥陀佛与大悲菩萨僧接引众生,上品上生,极乐世界尽收眼底。接下来,我们将逐一领略第一日至第十二普观的精彩描绘:第一日想观仰望日轮欲没,其状如悬鼓,震撼心灵。第二水想观初观西方皆大水,再起冰想映彻,终作琉璃想,晶莹剔透。第三地想观观下有七宝金幢擎琉璃地,黄...
原著中西方二教主并非鸿钧的徒弟,不过鸿钧确实长二人一辈,二人出于礼貌拜见鸿钧时,鸿钧也是说“吾与道友无有拘束”,所以最后是三友站着,二人坐着见鸿钧。而包括鸿钧在内,诸多角色提到西方都说的是“极乐世界”。遂至篷上,与西方教主相见。鸿钧道人称赞:“西方极乐世界真是福地。”西方教主应曰:“不敢!”...
其实佛家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还真的不是如来,而是另一位佛祖——阿弥陀佛。没错,就是那句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阿弥陀佛”,他不仅是一声佛号,还是一位真的佛陀。之前给大家介绍过横三世佛,这也是佛家寺庙里供奉最多的三尊佛像。以面对佛像来说,居中的是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也是我们当今世界)的释迦牟尼佛...
西方教主是接引道人,打头阵的是准提道人,拿主意的也是准提道人。准提副教主成了操持西方教的头面人物...
然而,熟悉原著的读者深知,尽管太上老君独自一人难以瓦解诛仙阵,但他却能压制阵中的通天教主,使后者处于明显的守势,原文中明确描述了通天教主在老君的攻击下仅能勉强招架。相较于通天教主常被高估的情况,西方二教主——接引与准提,在洪荒流小说中却频繁沦为被贬低的对象,诸如他们仅是鸿钧的记名弟子、实力不及...
首先,“西方三圣”指的分别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和他的左右两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家家弥勒佛,户户观世音”,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千处祈求千处应的美名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势至菩萨”,又称“大精进菩萨”,也在极乐世界。而“阿弥陀佛”...
西方教二圣来到东土,也并不见得只是帮老子和元始天尊对付截教和通天教主,同时也是来想办法扩张自己的实力。特别在封神大战中就有不少人直接就被二圣以与西方有缘的名义收了去,最典型的就是孔宣,此子战力惊人,也让阐教吃了大亏,后来就被准提道人说:“今日孔宣与吾西方有缘,特来请他同赴极乐之乡。”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