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黄庭坚57岁大字书法《西山碑》,艺术造诣堪比瘗鹤铭 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黄山谷复官。1101年东归途经万州,应故友南浦太守高仲本之邀游西山(又名太白岩),并作西山题记。此碑高1米,宽2.6米,共21行,173字。《寰宇访碑录》有著录,曾国藩赞誉此碑为“海内存世黄书第一”《西山题记》是万州高笋塘...
《西山碑》又称《西山南浦行记》,是宋朝建中靖国元年(1101)二月底,黄庭坚奉诏复官,“蒙恩东归”途经南浦(今重庆万州),于太守高仲本西山(太白岩)之宴上所留墨宝。黄庭坚见西山山麓(现万州高笋塘一带)鲁池浩瀚,竹柏丰茂,亭榭环绕,僧舍点缀,即兴写成《西山题记》刻于碑上。《西山题记》在简述游览西山缘由后,着...
据考证,《砥柱铭》落笔于1101年1月(建中靖国元年正月),即《西山碑》书成前一个月左右,两者均为同一时期的巅峰之作,风格极为接近,堪称“姊妹篇”。央视纪录片《中国书法五千年》第6集《行云流水》,将黄庭坚这两件传世杰作相提并论,以《砥柱铭》开篇,以《西...
《西山题记》也称《西山碑》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2月30日, 黄庭坚顺江东归,道经南浦(现如今的万州),应郡守高仲本之邀,到西山游览。 当时诗人见西山山麓(现万州高笋塘一带)鲁池浩瀚、竹柏丰茂、亭…
首先介绍一下,《西山碑》属于黄庭坚的大字行书巨制,现存于重庆市万州区,属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碑文173字,题刻于岩石之上,高达一米,宽到2.6米,共计21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上面的字,一个都有10公分,在唐宋那个年代,算是比较大的了。在我们这个字越写越大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去取法借鉴。后世评《西山...
本文介绍了《西山碑》的来历和内容。该碑位于万州,是黄庭坚于元符三年(1100年)回到京城时所写的,由高仲本邀请他去游玩。碑上描述了西山的景色和当地人的活动,以及他对文照的评价。《西山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被誉为“海内存世黄书第一”。
西山碑碑文现代译文以下是《西山碑》碑文的现代译文: 天下最为凶险的,是游民与少数民族。如果不对他们加以安抚、收容,那么就会成为圣明君王所顾忌的事情。因此,圣明的君王必定要使万民和谐相处,平息天下动荡的祸乱。然而,收容、安抚这些游民和少数民族,应当有适当的地方。地方适当了,那么远方的人就会前来归附;地方不...
在万州的西山,有一块历史悠久的石碑,它不仅是万州的文化象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1101年,黄庭坚途径万州,留下了《西山记》的珍贵遗言,173字镌刻于石,成为万州文化的瑰宝。🌄 西山碑以其独特的记事、写景、抒情手法,赞美了高笋塘的美丽风光,并对古万州给予了高度评价:“凡夔州一道,东望巫峡,西尽郁邬,林泉...
几天前,我和朋友阿超在万州闲逛了一整天。我们特意去了黄庭坚《南浦西山勒封院题铭记》原刻石的地方。你知道吗?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黄庭坚因为被贬到涪州(今涪陵)和戎州(今宜宾),后来遇到徽宗大赦才得以东归。他在途经南浦(今重庆万州)时,受太守高本仲邀请游览西山,并留下了著名的“西山碑”。这块...
公元1100年,黄庭坚在57岁时复官,迎来了他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时刻。在这一年,他的足迹踏遍了万州,因故友南浦太守高仲本的邀请,他游览了西山,并在此留下了《西山题记》,这篇作品后来被刻在了天然石上,成为了《西山碑》。 《西山碑》高1米,宽2.6米,共21行,173字,整块碑石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现了黄庭坚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