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城址与2006年发现的西汉水上游的另外两个早期秦城—大堡子山城址及山坪城址的修建方式相同,与秦人东进后所建造的汧渭之会、边家庄城址、雍城等秦城在选址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反映了早期秦城在选址和建造方面的特殊性。城内宫殿、居址等建筑、祭祀遗迹、墓地的...
文化讲堂|郑州西山城址:千年古都第一站 1995年在郑州北郊邙岭余脉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距今5300-4800年的西山城址,这是北方地区时代最早的城,它的发现“石破天惊”、意义重大。城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产生和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它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郑州地处中华文明发祥之中心...
(2)西山遗址首次大规模揭露出早期秦人的聚落遗存。发现的附带陶水管道的夯土建筑、城墙等遗迹,显示了西山遗址具有较高等级,有可能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秦人的一处中心聚落。(3)甘肃礼县西山城址是至今发现的秦人最早的城,具有因地制宜的防御功能特点,城邑的建造时代等反映出其最有可能是历史文献记载的“西犬...
位于郑州的西山城址,坐落在仰韶文化秦王寨类型聚落群的核心区域,距离大河村遗址约17公里,青台、点军台、秦王寨等遗址也相距不远。它与周边的白庄、张五寨、杜寨等遗址,以及郑州市区和古荥乡、荥阳市区的遗址群,都属于仰韶文化晚期的秦王寨类型,凸显了其在聚落中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堪称这一区域的...
仓储区位于城内西北部,窖穴底部发现有成组陶器和粮食作物残留。墓地共有两处,分别位于城内北部和城外西部,葬俗存在着明显差异。城址外围有外壕,残长55米,圈围面积35万平方米。 依据层位关系和出土器物的演变规律,西山古城应始建于仰韶文化中期之末,延续使用至仰韶文化晚期,到龙山时代早期的大河村五期文化之时即...
西山古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古行孙庄村附近,北靠邙山,南临堀河,坐落在河山交汇的向阳山坡上。1985年,郑州考古研究所进行调查后确认,西山遗址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这个遗址是仰韶文化中具有地域和族别特征的独立类型。1993年,国家文物局在郑州举办全国考古领队培训班,我当时在郑州学习...
如屈家岭和龙山文化城,它们反映了鲧或禹时期的城市建设。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被认为与炎黄时代相吻合,处于华夏文明的早期阶段,它所代表的可能是黄帝筑邑造城的史实。一些学者支持这个观点,认为它并非无据可依。这个遗址不仅见证了古代文明的兴起,也是理解我国早期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窗口。
西山城池平面介于方圆形之间,上承仰韶文化圆形环壕聚落之形,下启后世方形城池先河,是中国古代城池发端之初的基本形态。西山城址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开启了后代大规模城垣建筑规制的先河,其建筑方法、形制结构对中国古代城址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巨大的进步和创造力。
3月31日,记者来到位于郑州古荥镇的西山遗址探访中国最早的城——被誉为“中华第一城”的西山古城。西山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城址,距今5300~4800年,是国内发现年代最早、建筑技术最为先进的古城城址,考古学年代为仰韶文化晚期。它的发现,揭开了探索华夏文明起源的新的、光辉的一页。郑报全媒体记者 苏瑜 秦...
首先西山城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古代夯土城址起源于环壕聚落,在防御设施方面存在以环壕为中心到以夯土城垣为中心的演变过程;其次西山城的发现表明,夯筑城垣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其技术方法存在由地面堆筑到挖槽筑基、由夯土堆筑到夯土版筑的演进历程;再次西山城的发现不仅证实中国最早的城可能发现于仰韶文化中晚期,而且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