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陈列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二展室,由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写,刻立于唐会昌元年(841年),碑文记载了唐代高僧大达法师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受到的礼遇和尊重。柳体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体齐名,字体以骨力劲健见长,瘦硬通神,人称“颜筋柳骨”,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8、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秦景教流行...
1月14日,“石墨镌华——西安碑林名碑拓本展”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西临展厅隆重开幕。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以石刻收藏闻名于世,所藏石刻数量庞大,种类丰富,时代完整,集古典文献之精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荟萃书坛巨擘名作,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被誉为“历史文化宝库 书法艺术殿堂”。为实现新时代博物馆高质...
2024年1月14日,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内,以“石墨镌华”为主题的名碑拓本展开幕。这里集中展出50多件西安碑林博物馆珍藏的名碑拓本,较为完整地再现了西安碑林所藏石碑的历史风貌和特点——3月2日下午,我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发现这里启动改扩建工程,陈列碑石的展室已经封闭,只对外开放孔庙古建筑群区域,门票也从...
西安碑林博物馆始建于1944年,是陕西最早创建的博物馆。其源头可追溯到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西安碑林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为保藏唐《开成石经》《石台孝经》及颜真卿、柳宗元等人的书法名碑而兴建,崇宁二年(1103 年)迁于现址。经历代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最终建成一座以收藏、研究和...
西安碑林的历代名碑主要收藏在中轴线上的七个展室之中。据介绍馆藏文物11700余件,其中汉代至当代的碑石、墓志共有4000余块,7个展室公开陈列的碑石、墓志有1000多块。目前碑林博物馆已经启动改扩建工程,看了网络上的报道,对于名碑的保护和移动,这里还有许多不同的意 石刻经书、书法名碑、各种书法字体名碑、宋至...
此次展览汇集了馆内珍藏的50余件名碑拓本,全方位展现了西安碑林所藏石碑的深厚历史底蕴与独特风貌。3月2日下午,我探访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发现博物馆正在进行改扩建,原本陈列碑石的展室已暂时封闭,而孔庙古建筑群区域则对公众开放,门票价格也下调至10元,颇为亲民。在此背景下,“石墨镌华”名碑拓本展的举办...
碑刻“如林”的西安碑林博物馆,珍藏着一块碑,它向世人“讲述”了一段尘封往事,实证唐朝的文化交融。唐太宗时期,叙利亚传教士阿罗本来到唐都长安,李世民命宰相房玄龄率仪仗出城欢迎。唐德宗时期,《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简称《景教碑》)立于长安大秦寺,记载了景教近150年间的传教历程和教义教规。被称为中国...
碑林,坐落于西安南城,其前身是文庙,即孔庙,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这里汇聚了众多著名的石碑,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了西安作为13个朝代古都的沧桑变迁。尽管战乱和动乱曾给这片土地带来沉重的打击,许多木结构建筑在战火中化为灰烬,但幸运的是,这些珍贵的石碑得以幸存,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长期...
碑林里面珍藏的石刻其实大部分都是书法石刻,雕像和绘画石刻占比很少,而且西安碑林保存着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墨宝刻碑,这些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是书法名碑圣地,更是书法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颜(真卿)、褚(遂良)、欧阳(询)、徐(浩)、柳(公权)等等这些大书法家所书碑石及《篆书目录偏旁字源》诸碑都保存在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