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兴教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街道境内,距离西安城南约20千米的少陵原畔。 交通:前往兴教寺的交通较为便捷,游客可以选择自驾、乘坐公共交通等方式前往。 三、寺庙建筑与布局 主要建筑:兴教寺由殿房、藏经楼和塔院三部分组成,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主要建筑包括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卧佛殿等。 山门:...
兴教寺主要供奉3个人的舍利。分别是玄奘法师以及弟子窥基、新罗弟子圆测。3座塔呈“品”字形排列于兴教寺院内,玄奘墓塔居中,弟子墓塔陪侍左右,其中玄奘墓塔建于669年,通高约21米,底层北壁嵌唐开成四年(839年)“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一方,记述了玄奘诞生、出家、受戒、取经和译经的过程。 所以看到这里,你一定...
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长安县杜曲镇少陵原畔,长安县镇樊川北原(少陵塬)。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以后,倾注全部心血译经19年,公元644年圆寂于玉华宫。遗体运回长安,安葬在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上。白鹿原地势很高,在皇宫内的含元殿就能看到。唐...
兴教寺 倚少陵原而建的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这里是我国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的长眠之地。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 兴教寺坐北朝南,门内钟鼓两楼夹道对峙,气象庄严,远眺终南山,...
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是中国佛教八宗“法相宗”祖庭之一,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西安或骑行前往比较方便,免费开放,寺庙分东西院,西院内是唐代修建的玄奘大师的五层舍利塔和他两名弟子的灵塔,东院为民国建筑,是寺庙的大殿,钟楼等。平时寺庙里人很少,适合静...
兴教寺塔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少陵原畔的兴教寺内,兴教寺又称“大唐护国兴教寺”,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4年),是为供奉纪念唐代著名翻译家玄奘法师的灵塔所建。后其弟子窥基和圆测也长眠于此,灵塔陪侍左右,兴教寺由此成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中国佛教八宗法相宗祖庭。兴教寺塔位于兴教寺西跨院内,西跨院又称慈恩塔院,...
2013年4月10日,媒体报道埋有唐代高僧玄奘大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据媒体分析,申遗拆迁背后,是著名曲江系公司的商业运作。兴教寺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寺院,在世界宗教界占有重要地位,有着历史、艺术、文化和宗教多方面的珍贵...
玄奘塔位于陕西长安县少陵原畔兴教寺西慈恩塔院内。唐高宗麟德元年,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简介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迁葬现址,并建塔修寺,以资纪念。它是现存最早的楼阁型方形砖塔。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为砖结构,平面方形,五层,高21米,楼阁式。塔各层迭涩檐都采用一种自内弯曲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