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目的:逼蒋抗日。时间:1936年12月12日。地点:陕西西安。人物:张学良、杨虎城。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目的:逼蒋抗日。 结果:经过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实现,预示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分析总结。 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与红军实行停战同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结果...
【解析】【答案】2.原因: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时间:1936年12月12日;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结果:和平解决;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时间:1937年7月7日。标志:七七事变;罪行:南京...
西安事变的原因经过和意义 起因: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感召和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杨进攻陕北红军,张、杨苦劝蒋介石联共抗日未果。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即为“西安事变”。 结果: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5.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1)原因①民族危机加深,成为主要矛盾。②蒋介石继续推行“”政策,内部分化。(2)结果:和平解决。(3)意义:(4)认识: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方针策略。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5.(1)①民族矛盾②攘外安内 (3)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
结果1 结果2 结果3 题目【题目】西安事变(1)原因:①民族危机加深。②国民党政府内部发生分化。(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在西安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解决:中共确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4)意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基础。
西安事变原因、经过、结果及意义分析如下:一、原因 1. 日久积怨:日本在华北地区不断挑衅,如长城抗战等冲突加剧了中日矛盾,使得国内主战声音高涨。然而,蒋介石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引发了广大官兵的不满,尤其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他们深感民族大义与个人信仰的冲突,最终选择了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