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辨析他们与明治维新后日本汉字新名词之间的复杂关系,非得下决心、去一一翻检明末清初直至清中叶那些承载和传播西学的各种书籍不可。”黄兴涛、邹振环等学者的研究证明了明清之际的西学汉籍在中国近代知识进展的历史中的重要性,其核心是新知识的形成,而承载新知识的新...
北堂藏书楼约有 109 部,合计大约 2277 部。”这里涉及到一个统计范围,笔者在前面所限定的西学汉籍的五种类型与李天纲这里所说的“有关天主教的中文著述”十分接近,如果按照这样理解去统计,目前尚做不到,因为,在中国文人的文
殊不知清末文学新像乃萌乎明末,尤应接续自明末的翻译活动。”在这批西学汉籍中,有中国第一次集成的欧洲歌词的集子,有中国第一次出现的欧洲传奇小说,有中国第一次译出的欧洲上古与中古传奇,有中国第一次翻译的欧洲修辞学专著,有中国第一次可见的玛利亚奇迹故事集,有中国第一次中译英国诗,也是中国第一次见到欧...
因此,这批西学汉籍不仅仅为中国教会史提供新的史料,同时,也会使我们对汉语神学的历史有一个更为全面清晰的认识。 3 从中国翻译史的角度看,来华传教士的西学汉籍基本上是翻译作品或者编译作品,其数量是继佛教文献传入中国后最大的一批域外翻译文献,这是欧洲宗教、哲学、文学等首次在中国登陆,学术意义重大。近年来...
第三卷(Japonica-Sinica III),中国古代典籍10种,西文文献7种,西学汉籍19种。 如果统一起来,耶稣会档案馆藏西学汉籍共有414种。 总的看,陈神父的这个目录为我们提供了收藏在罗马耶稣会档案馆的明清天主教的重要历史文献,它既有西学汉籍的文献,也有西文的历史文献,也有中国古代典籍的文献。这个提要是我们全面研究...
民国时编印的《丛书集成初编》,收录了约二十种西学汉籍,陈垣亦整理了《灵言蠡勺》、《名理探》等六种著作。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陆续影印出版的《天主教东传文献》初、二、三编与《天学初函》,收书约六十种,进一步奠定了文献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西学汉籍的整理更加繁盛,相继出现了《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
明清之际西学汉籍重印初探:以艾儒略《天主降生出像经解》为例* 谢 辉 谢辉,1983年生,内蒙古海拉尔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古代思想史。摘要:艾儒略《天主降生出像经解》传世的绝大部分版本,均为明崇祯间所雕板片在不同时期的印本,其刷印...
从中国翻译史的角度看,来华传教士的西学汉籍基本上是翻译作品或者编译作品,其数量是继佛教文献传入中国后最大的一批域外翻译文献,这是欧洲宗教、哲学、文学等首次在中国登陆,学术意义重大。近年来李奭学先生从翻译角度作了十分出色的研究,他认为,“以往大家知道近代中国文学始自清末,殊不知清末文学新像乃萌乎明末,尤...
全书以辑录明代后期的西学汉籍序跋为主,很大程度上可将其看作一部序跋集,此外也兼收一部分涉及天主教、传教士的奏疏公文与护教文章。到清康熙年间,又由《绝徼同文纪》衍生出了另一部同类著作《天学集解》,收录文章数量超出前者数倍,可谓蔚为大观。除了《绝徼同文纪》《天学集解》两部以序跋为主的总集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