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号陵壁画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陵区中部。陵墓甬道门已坍塌,甬道前墙大部亦坍毁。只在靠近东西墓道壁处有少数壁画保留。壁画特点 西夏号陵壁画在现存部分,草拌泥土有一层白灰,厚0.9厘米,在上面绘有武士像一幅,但大部已遭破坏,西侧的武士像脸朝甬道口,头顶绘火焰,身着战袍,手叉腰,佩剑,着护...
西夏政权和元代统治敦煌的300多年间,莫高窟的修建、重建活动一直延续未停。西夏壁画数量很多,但很少有新题材,在构图和敷彩方面却有特点。供养菩萨行列变得高大,且多占据甬道或壁面下部的显著位置。净土变之类的经变画构图趋于程式化,人物呆板。元代壁画风格以第465窟和第3窟为代表。第465窟的后室四壁和窟顶布满...
《中国敦煌壁画全集(10敦煌西夏元)》讲述沙州归义军曹氏政权消亡之后,敦煌地区便进入了回鹘、党项、蒙古民族的势力和政权占据、统治时期。其时间跨度由公元十一世纪上半叶至十四世纪上半叶,长达三百多年。虽然从总体上说正处于佛教艺术的衰微期,然而敦煌壁画艺术并未停滞,相反,它还在继续发展,而且散发出浓郁的、别具...
13-14世纪西夏极乐净土壁画残片,图1是莲花化生,旁边还可以看到迦陵频伽(或是紧那罗),根据佛经记载,众生如生于佛刹,皆是莲花化生,比如:生于极乐世界、寂净世界、常庄严世界、平等宝庄严世界、普佛世界、妙喜世界、普吉祥如来佛国土、善名称吉祥王佛国土、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佛国土、金色宝光妙行成就佛国土、无忧...
榆林窟第3窟西壁门南绘制普贤变,普贤菩萨手执梵箧坐于六牙白象之上,象奴双手紧握缰绳用力拉曳着白象。梵天、天王、菩萨、罗汉等侍从,错落有致地跟随在普贤菩萨周围,十几位圣众衣带、披巾、裙裾、衣袖随风飘扬,没有被云海遮挡的远山近水清晰可见,使圣众行走在...
1.1.西夏-榆林窟3窟-窟室内景(1左) 1.1.西夏-榆林窟3窟-窟室内景(2右) 第三窟是西夏时期的代表洞窟,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壁画风格独具特色。其室穹隆顶上画曼茶罗一铺,周围画边饰、帷幔、千佛。东壁中间画佛传一铺,两侧均画观音变相。南北壁中间各画净土变一铺,两侧均各画曼茶罗一铺。西壁门上画...
卧佛塑像身后的扇面墙上,以连环画形式绘有《西游记》故事壁画1幅和《观音救难》2幅,绘于明末清初,是时代较早、艺术价值较高的壁画。 《西游记》中有十个故事情节,包括大战红孩儿和偷吃人参果等。 《观音救难》左侧和右侧各一幅,残高约2.9米,残长3.8-3.9米,绘有“持花二菩萨”、“持花两观音”等。
西夏王陵8号陵据推测为第八代皇帝神宗嵬名遵顼(公元1162-1226年)的陵墓。清理时在墓门外甬道两侧存有武士画像。武士画作天王形,头上绘火焰纹,身着战袍,叉腰佩剑,着护臂甲,臂后绘飘带。这一发现说明西夏墓葬中同样流行装饰壁画的习俗。 西夏普通汉人墓,有用木板画作装饰的做法。1977年在甘肃武威西郊林场发现了两座...
敦煌榆林窟第3窟西夏壁画普贤变 榆林窟第3窟西壁门南绘制普贤变,普贤菩萨手执梵箧坐于六牙白象之上,象奴双手紧握缰绳用力拉曳着白象。梵天、天王、菩萨、罗汉等侍从,错落有致地跟随在普贤菩萨周围,十几位圣众衣带、披巾、裙裾、衣袖随风飘扬,没有被 - 禅心佛语于2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