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云南昆明共同组成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西南联大的基本信息与历史背景 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昆明成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当时由于日本...
西南联大8年,学生有8000人,毕业生3300余人,涌现了众多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台湾“中研院”院士;其中有杨振宁、李政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郑哲敏、于敏6位获国家最高...
那些渐渐逝去西南联大的人物:胡适、陈寅恪、钱穆、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吴宓、梅贻琦、华罗庚、冯友兰、金岳霖、叶企孙、周培源、吴大猷、陈省身、钱钟书、吴晗……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令我羡慕、生我信心…… 1.步行入滇的“湘黔滇旅行团” 1938年2月19日,长沙临时大...
西南联大并不是今天的某所独立大学,而是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还有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成立于1936年,旨在将北方优秀师资转移到西南地区确保抗战期间高等教育的顺利进行。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以综合性学科为主,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人才为目标。西南联大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学者和人才...
西南联大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云南昆明共同组成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它的前身是1937年11月1日在长沙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的校庆日。1938年4月2日,教育部正式命令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并于5月4日在昆明...
答案是:西南联大。 1937年8月28日,“七七事变”后不久,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接到了一封公函。公函要求:三校南迁长沙,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 开学没多久,淞沪会战宣告失败,上海和南京依次沦陷,武汉危在旦夕,长沙唇亡齿寒。 为了保住文化血脉,学校决定“兵分三路,水陆兼进前往昆明”。 其中一路...
西南联大纪念碑碑原碑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一二、一”四烈士墓西侧,有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座呈圆拱形,高约5米,宽约2.7米,中嵌石碑。碑文1000余字,记述了联大创办的始末及其特点,是联大在昆明的重要遗迹。北大校园 北京大学为重现西南联大精神,1988年决定复制原“...
西南联研成立于2022年6月,由部属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与云南高校(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共建,是多校跨省联合办研究生院的典型示范,也是云南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试验田,还与中国史上“最牛”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渊源不浅。
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正大门东侧墙上镶嵌着两行金色大字:“中国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落款为朱光亚题。朱光亚为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三校回归 1946年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宣告结束,三校北返之时,西南联大为报答三迤父老的养育之恩,经教育部批准,将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