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这句话,#躬耕于南阳#,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两地展开旷日持久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南阳认为,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躬耕于今南阳市卧龙岗,襄阳则认为,诸葛亮躬耕位于今襄阳市“古隆中”。因此有了“南阳说”和“襄阳说”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两地“诸葛地之争”,既有学术界的讨论,又有民...
南阳:8月28日,在郑州,河南省社科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南省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了“诸葛亮躬耕地学术座谈会”,与会20余位专家认为,汉末南阳与襄阳两郡的分界线就是贾穿东西走向的汉水,"诸葛草庐"不可能在襄樊。客观地讲,在会议论争中,襄樊方面的组织比较严谨,不仅在东、西、南、北各大城市举行,更...
今年十月,湖北省襄阳市和河南省南阳市分别举办了纪念诸葛亮的活动,并都声称自己才是诸葛亮“躬耕垄亩”的真正所在,以及刘备“三顾茅庐”的地点。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的热烈讨论。近期,笔者有幸参与了一番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讨论。一位网友分享了一则珍贵的资料——诸葛家谱中的一封诸葛...
南阳郡的邓县,仅隔汉水,在襄阳的西北边,离襄阳不远,且不属南郡管辖,是诸葛亮隐居的最佳地点。唐代以前的文献记载,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邓县,唐代之后的文献,就有了南阳和襄阳之说。南阳卧龙岗亦称“隆中”,其历史文献记载举不胜举。譬如,明代叶桂章《助修武侯祠宇记》云:“嘉靖乙酉岁仲冬,予奉命使唐...
笔者认为,#诸葛亮#躬耕地在哪里,适当辩论一下也无伤大雅,但是必须以史料为基础。另外,史料在被引用之前必须经过甄别和解读。“诸葛亮躬耕地之争”长达几百年,应该是理越辩越明,而不是水越搅越浑,一些当下的谬论,百年之后可能再次成为后人引用的论据或史料,让南阳、襄阳诸葛躬耕地之争无限期的争论下去。以...
南阳、襄阳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由来已久。清代南阳知府、湖北人顾嘉蘅曾写下了“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的名联来平息这场纷争。2003年7月18日《襄樊晚报》刊发了该报记者释喻的文章——《〈隆中对〉复出的背后》,该文用五个部分(起源、提案、奔波、成功、声音)较为详细地介绍了...
因为陈寿原为蜀汉旧臣,所以对诸葛亮十分熟悉,他的记载相当可信。所以,唐国强说诸葛亮是山东人,没错;唐国强是山东青岛人,说和诸葛亮是山东老乡,也没错。再说一下诸葛亮随叔父南下之后,是在“南阳” 还是“襄阳”。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这是诸葛亮自己说的...
正是从明朝开始的被迫分家,造成了一些人为的分裂和隔阂,这也才产生了诸葛亮的躬耕之争。实际上去过两地的人应该都能感觉出来,襄阳和南阳方言、习俗、饮食文化方面的相似度实际高于和湖北其它地方,因为五百年前真的是一家。
5月31日,河南《南阳日报》头版刊发了“建设全国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系列报道中的第三篇《怎样建好卧龙岗》,此前的两篇分别为《为什么复建卧龙岗》以及《复建一个什么样的卧龙岗》。作为对比,近年来湖北襄阳也打起了“诸葛亮牌”,大力推进“诸葛亮故居”古隆中景区创建5A。
南阳人称呼武侯祠为:诸葛亮庵。官方记载为:诸葛庵。 毛主席曾问过魏兆铭:武侯祠到底在南阳还是襄阳? 魏兆铭对曰:不知。 其实毛主席了然于胸,只不过考察干部而已。魏兆铭时任南阳县长(今宛城区长、或部分卧龙区长),对当年的南阳浮夸风有一定的责任。不过恩怨已过,2024年南阳卧龙岗整修之后开放首日,魏兆铭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