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欧、颜、柳三家的人虽然多,但要论影响力和水平,有一位丝毫不逊于他们,此人就是褚遂良。褚遂良不仅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书法家教”,还因精于翰墨文辞,成了顾命大臣。唐代以来学“褚楷”的人数不胜数,以他笔法为根基者也有很多,颜真卿、徐浩、柳公权就是其中代表。清代书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
褚遂良心中忧惧,恐怕死在爱州,而高宗不了解自己的拥立功劳,死后不能自明,遂上表启奏,希望能迁徙内地,但高宗畏惧武后,对他的奏章置之不理。唐·显庆三年(658),褚遂良死于爱州,终年六十三岁。褚遂良楷书《倪宽赞》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褚遂良擅长书法,颇负盛名,为唐初四大书法名家之一。历代书法评论家对褚...
在初唐书法家中,褚遂良展现了创新精神。与欧阳询一样,他不受前辈们过多限制,更能与时俱进。欧阳询和虞世南的书法更多地保留了隋朝书风,而褚遂良的书法则吸取了多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对唐代书法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褚遂良的字给人一种骨肉分量均衡、刚柔并济的感觉,清朗秀劲,英俊潇洒。他的...
贞观二十三年,褚遂良53岁,李世民病危,召见长孙无忌、褚遂良、房玄龄、李勣进入卧室,对他们说:“你们的功劳我都记在心里,过去汉武帝委托霍光、刘备委托诸葛亮,现在我把一切后事委托给你们,你们必须竭力辅助太子,永保宗庙社稷。”又回过头对太子说:“有无忌、遂良在,国家的事你不必担心。” ...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出身于名门贵族,父亲褚亮在隋朝官至散骑常侍一职,与虞世南、欧阳询等人为好友。褚遂良在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后在唐朝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
褚遂良,是唐朝一位备受赞誉的政治家和书法家,被誉为"初唐四大家"之一,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列。他出生在杭州钱塘,但祖籍在河南阳翟。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在隋末时期,他跟随西秦霸王薛举,并担任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褚遂良受到了唐太宗的赏识和重用,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中书令等要职,积极...
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褚遂良以书法见长,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他也是朝廷重臣,唐太宗李世民临死时,授予他托孤重任。然而,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他,在政治...
褚遂良书法作品赏析 褚遂良,生于596年,逝于658年或659年,字登善,出身于杭州钱唐的望族。他是唐朝的宰相、政治家,更是一位卓越的书法家,为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褚遂良的家族背景深厚,博学多才,通晓文史。在隋末时期,他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然而,他的命运随着唐朝的兴起而改变。归顺唐朝后,...
一、【走近褚遂良:初唐楷书的「破局者」】(一)书家背景:在欧虞之外另辟蹊径 褚遂良,这位初唐书法界的璀璨明星,生于公元 596 年,卒于 659 年(一说658年) ,字登善,出身官宦世家,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他提供了接触丰富文化资源和前辈书家的机会,使他自幼便浸淫于书法艺术的氛围中。他的书法启蒙于史陵...
作为一个文化人,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情有独钟,甚至不惜重金求购,天下争相为皇帝献上王羲之的“真迹”,但当时并没有能辩别真伪的办法,唯有褚遂良可以鉴别出王羲之书法的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以至于没有人再敢将赝品送来邀功。李世民弥留之际,放心不下的不仅是大唐的江山,还有自己的孩子们。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