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栈道古称褒斜道。汉中市自然资源局组织排查出我景区西步道和坝下栈道山体上方存在多处崩塌隐患,要求管控治理,为保障广大游客朋友的安全,石门栈道风景区从2024年9月14起暂时关闭西步道(含坝上栈道)及石门栈道下段区域,游客游览范围缩小至景区翠屏桥以南区域。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隐患治理期间,景区门票暂时降价...
褒斜道是循渭水支流斜水与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行,由长安穿越秦岭通往陕南、四川的一条道路。因其北入口在眉县斜谷口,南出口在汉中褒谷,故称褒斜道。古代由长安去汉中,先入斜谷,后入褒谷,故亦称斜谷道。 …
褒斜道,公认蜀道最险要的一条道路,却也是作为关中进入蜀地,最主要的一条交通要道。要知道,在元代之前,汉中属于蜀地管辖,进入了汉中就算是入了蜀。关于褒斜道何时开始形成并没有具体的记载,但在如今汉中市汉台区褒城镇一带,相传是古褒国的地界。古褒国出美女,周幽王为了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导致灭国的故...
《开通褒斜道刻石》又称《大开通》或《开道碑》,全名《汉鄗君开通褒斜道刻石》。东汉永平六年(63年)刻,隶书16行,行5字至11字不等。原在陕西褒城(今勉县)北石门溪谷道中,现存陕西汉中博馆物。东汉永平六年(63)汉中太守钜鹿鄐君奉诏受广汉蜀郡巴郡刑徒2690人修建栈道,历时三年开通。石刻原在陕西褒城...
在秦岭山脉,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山谷,南面的汉水支流褒河,与北面的渭水支流斜水,在山脊上形成连接,故名褒斜谷。 而沿着河谷而成的山路和栈道,则是著名的“褒斜道”。褒斜道全长249公里,是中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沿用时间也最长的古蜀道,号称“蜀道之冠”。
《鄐/chù/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刻于东汉永平六年(63年),该摩崖原在陕西省褒城北石门,现藏陕西汉中博物馆。 《阁道碑》原刻清初拓本(经小编查阅各类资料,本册名应为《晏袤释鄐君开通褒斜道》),经摺装,册本尺寸: 26.1 x 14.2cm。《鄐/chù/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刻于东汉永平六年(63年),该摩崖原在陕西省褒...
褒斜道有许多“之最”:它是穿越秦岭最长、最便捷、关中进入蜀地最主要的交通要道,也是蜀道中开凿最早、规模最大、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条官道。褒斜道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历代修筑,兴盛于汉唐两朝。在汉代,褒斜道成为秦蜀间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可以说是当时连通秦蜀的高速公路。
《开通褒斜道摩崖》原石(现存陕西汉中博物馆) 《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东汉明常永平九年(66)立,在陕西汉中市褒城镇北古石门以南崖壁上。此石俗称“大开道”和“开道碑”。 东汉永平六年(63)汉中太守钜鹿鄐 君奉诏受广汉蜀郡巴郡刑徒2690人修建栈道,历时三年开...
《开通褒斜道刻石》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行列不明的朴茂,犹如羚羊挂角、排山倒海,神秘莫测又气势磅礴。简言之,有以下几点值得留意:一、结体外紧内松,偶尔出现突兀的笔画,与左右上下形成穿插,如榫卯相扣,浑然一起;二、线条粗细差异不大,波磔也不明显,这当然与摩崖石刻的书写背景、表达方式有关。正因如此,才...
景区中的栈道叫做褒斜栈道,因南口名“褒谷”,北口名“斜谷”,沿谷成道而得名。它是我国古代横跨秦岭,连接关中、巴蜀凿石架木而成的栈道,又叫阁道,全长250公里。开凿于东汉永平年间,采用“火烧水激”而成的石门隧洞,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通车隧道。这是石门栈道风景区仿汉代西大门城门楼,虽是仿汉建筑,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