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腐菌,又称为褐腐病菌,是一种生长在蘑菇、香菇、草菇、平菇、灵芝、银耳等食用菌上的真菌。与褐腐病不同,褐腐菌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菌类。褐腐菌的菌盖呈扁平状,直径约为5-15厘米,表面呈棕色或深褐色,有细小的鳞片状纹路。菌肉质厚实,口感鲜美,有淡淡的坚...
桃褐腐病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种类较多,主要有2种: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核松散链核盘菌(M.laxa)。25 ℃是病原菌发育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超过30 ℃、低于10 ℃病原菌菌丝发育不良,15~27 ℃时分生孢子发育良好。 桃褐腐病病...
木材腐朽菌分为白腐菌和褐腐菌两种,其中白腐菌可以利用木材中的木质素(褐色)和纤维素,褐腐菌只能利用木材中的纤维素。 研究人员用含有酪蛋白水解产物和锯末的培养基X培养木腐菌.发现白腐菌的菌落呈白色,褐腐菌的菌落呈褐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培养基X上只有白腐菌或褐腐菌的菌落 B.培养基X中需要加...
一、褐腐菌对纤维素的分解机制 褐腐菌通过分泌一系列的纤维素酶来分解纤维素。这些酶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和切割纤维素分子中的糖苷键,从而将其分解成可被菌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糖类。这一过程是褐腐菌获取能量和营养的关键步骤。 二、纤维素的分解产物及其利用 纤维素被...
这种真菌通常在秋季出现在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分布。它在中国多个省区都有发现,属于木腐菌,能够引起多种阔叶树木的白色腐朽。除了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黄褐腐菌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能够有效调理肠胃功能,对于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呕吐、腹泻和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有显著疗效。此外,它还能治疗肝脏疾病,如常见...
不同的初级菌丝体之间菌丝的融合,产生双核次级菌丝体。双核菌丝体可通过芽孢壁处的锁状连合而被识别。这类菌能破坏纤维素,使木材外观呈红褐色,质脆,破裂成砖形或立方形的碎块,这些碎块很易碎成褐色的粉末。其中还包括了棉腐卧孔菌和褐腐菌密粘褶菌。
樱桃褐腐病菌的侵染途径是什么? 病菌以落地病果菌核及树上僵果越冬。翌年春季,从菌核生出长约10厘米的碗形子囊盘,盘中产生大量的子囊孢子,随风雨、水滴、昆虫或作业等途径传播。在田间,病果腐烂或干缩成僵果悬挂枝上经久不落。大樱桃生长前期,褐腐病还可危害花器,引起花腐。发病初期,花器渐变成褐色,直至干枯...
疫菌褐腐病菌主要在树体、病虫枝、落果、残枝落叶及土壤中越冬,成为次年春季的初次侵染源。其传播主要通过风雨和土壤进行。果实发病的主要时间集中在9月至10月,这段时间气温高、闷热,且多暴雨或连续阴雨,极易诱发病情。值得注意的是,疫病菌最忌阳光与干旱,一旦天气放晴,日照处的病害会迅速停止蔓延。此外,...
为解决桃与褐腐病菌(Monilinia laxa)互作研究中内参基因(RGs)未确立的问题,CREA - 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筛选 12 个候选 RGs,发现 AKT3、RPII 和 SNARE 最稳定,为精准分析提供依据。 研究背景 在水果的世界里,桃子凭借鲜美多汁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然而,一种名为褐腐病菌(Monilinia laxa)的真菌,却如同潜伏在桃子...
褐腐病又叫灰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褐腐病常见发生的农作物有辣椒、白菜、白瓜、菠萝等,可以使用70%的800-1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者50%的500-800倍液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一、褐腐病用什么杀菌剂 在农作物发生褐腐病时,一般使用疣孢净、菌灵、腐绝、特克多、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