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祖北伐,兼任司州刺史,让松之作了州主簿,后又调松之为治中从事史。攻克洛阳后,高祖说:“裴松之是朝廷人才,不应该长久主持边务,现召他为世子洗马,与殷景仁相同,可派人去告诉他。”在商议建立五庙的时候,松之认为妃子臧氏的庙乐也应该与其他四庙相同。松之被任命为零陵内史,召为国子博士。 宋太祖元嘉三...
裴松之因为世人立有私碑,有的碑文不合事实,便上表陈奏,认为“那些想立碑的人,应该都让他们向上级申请,经朝廷讨论同意,然后进行,这样大概才能防止虚假,显扬实情”。从此普遍杜绝了这种现象。 武帝北伐,兼任司州刺史,以裴松之为州主簿,转为中从事。攻克洛阳后,裴松之居州行事。宋国初建,毛德祖出使洛阳,武帝指示...
高祖北伐,领司州刺史,以松之为州主簿,转治中从事史。既克洛阳,松之居州行事。宋国初建,毛德祖使洛阳,高祖敕之曰:“裴松之廊庙之才,不宜久尸边务,今召为世子洗马,与殷景仁同,可令知之。”于是议立五庙乐,松之以臧氏庙乐亦宜与四庙同。除零陵内史,征为国子博士。 太祖元嘉三年,诛司徒徐羡之等,分遣大...
裴松之因为世人立有私碑,有的碑文不合事实,便上表陈奏,认为“那些想立碑的人,应该都让他们向上级申请,经朝廷讨论同意,然后进行,这样大概才能防止虚假,显扬实情”。从此普遍杜绝了这种现象。 武帝北伐,兼任司州刺史,以裴松之为州主簿,转为中从事。攻克洛阳后,裴松之居州行事。宋国初建,毛德祖出使洛阳,武帝指示...
第一, 对于陈书中记载过于简略的地方, 裴松之广征博引,悉心增补,使读者得知比陈书更多的史实。如曹操始兴屯田为三国时期重 要的政治、经济措施。而《三国志·武帝纪》只在建安元年条下书“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 屯田” ,如此一代大事,只有寥寥数字。裴松之则引王沈《魏书》进行补充,联系后面《任 峻传》注...
第一,对于陈书中记载过于简略的地方,裴松之广征博引,悉心增补,使读者得知比陈书更多的史实。如曹操始兴屯田为三国时期重要的政治、经济措施。而《三国志·武帝纪》只在建安元年条下书“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如此一代大事,只有寥寥数字。裴松之则引王沈《魏书》进行补充,联系后面《任峻传》注引的《魏武...
丛部>白话《宋书》> 裴松之传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父亲裴王圭,做过正员外郎。松之八岁时就通晓了《论语》、《毛诗》。他博览古书,立身处世简朴。二十岁时做了殿中将军,此官是直接保护皇帝安全的。晋孝武帝在太元年间挑选名人作参谋顾问,开始选用的琅王牙人王茂之和会稽人谢车酋都是南方和北方的望族...
南朝史学家裴松之传裴松之(372—451),字世期,先世原为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永嘉南迁后移居江南。东晋刘宋之际的史学家,《三国志注》的作者。仕宦生活裴松之出身于士族官僚家庭。祖父裴昧,官居光录大夫。父亲裴珪,曾任正员外郎。裴松之从小喜欢读书,八岁的时候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长大...
南朝史学家裴松之传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先世原为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永嘉南迁后移 居江南。东晋刘宋之际的史学家,《三国志注》的作者。 仕宦生活 裴松之出身于士族官僚家庭。祖父裴昧,官居光录大夫。父亲裴珪,曾任正员外郎。
章节名:裴松之传 页码:第1699页 2014-03-25 19:29:41 太祖元嘉三年,誅司徒徐羨之等,分遣大使,巡行天下。通直散騎常侍袁渝、司徒左西 掾孔邈使揚州, 尚書三公郎陸子真、起部甄法崇使荊州,員外散騎常侍范雍、 司徒主簿龐遵使南兗州引自 裴松之传 校勘记一三:尙書三公郞陸子眞 孫虨宋書考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