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裴德乐教授与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时任院长尧德中相遇,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他们发现彼此在脑科学研究领域的有着太多的共同语言,裴德乐与成都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2014年,64岁的裴德乐教授与同样是脑科学家的妻子玛丽亚一同来到电子科技大学,并在2015年成为全职教授,开启了他在成都的教学与科研生涯。
2016年,由电子科技大学发起的《中国(成都)—加拿大—古巴脑计划合作协议》在古巴哈瓦那签署,并于当年4月在成都进一步落实;2017年,裴德乐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2019年,他受邀赴京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在谈到成都时,裴德乐对这里这些年的变化和发展由衷赞叹,“学校为我提供了最优质的资源和平台,...
人物名片姓名:裴德乐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医学博士,科学博士全球大脑联盟(Global Brain Consortium)联合主任《神经影像学前沿》(Frontiers in Neuroimaging)联合主编中国-古巴神经技术实验室主任麦吉尔大学兼职教授古巴科学院院士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人类大脑测绘组织研究员 裴德乐是成都科技创新领域的一个代表。
古巴脑科学家 裴德乐:我叫裴德乐,来自古巴。我是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古神经技术联合实验室的主任。 裴德乐,古巴科学院及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参与研制出古巴首台微型计算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计算机研究人脑的科学家之一。 △1950年,裴德乐与双胞胎弟弟出生在美国芝加哥 ...
在裴德乐看来,延续生命是所有科学家最关心的议题。而来到位于中国成都市的电子科技大学,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事,用科技力量帮助更多国家的人民,裴德乐直言,“我的生命仿佛又延长了很多年”。“加勒比海明珠”的著名科学家 1950年,裴德乐出生于美国。1966年,裴德乐进入古巴哈瓦那大学医学院学习电生理学,后来又先后...
10月31日,古巴科学家裴德乐在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内。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强调,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各国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裴德乐对此深有共鸣:“和平与发展是科学家的愿望。只有让科学家们互相交流,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彼此沟通,才能推动人类进步。”作为古巴科学院和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裴...
“我非常惊喜,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回信。”11月1日,在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里,川观新闻记者见到了近日刚收到国家主席习近平回信的古巴著名科学家裴德乐。 裴德乐是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古巴科学院院士,致力于脑电、磁共振理论...
花白的胡须,爽朗的笑声,睿智的眼神……这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是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古巴科学院院士裴德乐。他扎根电子科技大学,已经9年了! 2015年,裴德乐全时全职加入电子科技大学,并定居成都,与中国科学家一起携手开展脑科学研究,并推动脑科学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他的梦想是:“让脑科...
10月31日,古巴科学家裴德乐在电子科技大学做科研。 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时提出“1+3+6”中拉合作新框架,科技创新是其中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中拉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形式日益丰富,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注入新动力:中阿共建的阿根廷深空站为“嫦娥四号”“天问一号”等执行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