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野出生于世族家庭,曾祖裴松之,南朝宋太中大夫,曾为《三国志》作注;祖父裴骃,南齐中郎外兵参军,著有《史记集解》,都是著名史学家;父裴昭明,南齐通直散骑常侍。裴子野出生后母亲病逝,由祖母殷氏抚养。殷氏“柔明有文义,以章句授之”。不幸,在他九岁时,祖母也去逝了。裴子野悲痛万分,哀毁过人。 少年...
有一次裴子野不在场,同事便代替他签了名。但是案件上报后,皇帝却对处理结果不满,把办案人全都撤职了,裴子野因此被牵连。有人劝他去解释清楚,便可官复原职,但裴子野愿意为同事分担责任,于是一笑置之:“我岂能靠上诉辩解来给自己保官?”他被革职以后,很久...
【译文】裴子野,宇凡原,河东郡闻喜县人。于野刚生下来母亲就去世了,被祖母抚养。他九岁时,祖母去世,他悲痛泣血,家人感到诧异。年轻时好学,擅长写文章。子野出仕后,做了齐武陵王封国的左常侍,因父丧离职。他守丧时充分尽到了礼节,每次到墓地,他哭泣的地方连草木都为之枯萎了。天监初年,尚书仆射范云很欣赏子...
裴子野同沛国人刘显、南阳人刘之遴、陈郡人殷芸、陈留人阮孝绪、吴郡顾协、京兆人韦棱等,都博览群书,相互尊重推崇,很友好,刘显特别推崇器重裴子野。当时吴平侯萧劢、范阳人张缵,每次讨论争议有关典籍,都要请裴子野来判定谁是谁非。普通七年(526),梁朝军队北伐,皇帝诏令裴子野写檄文告知魏国,裴子野接到诏令...
裴子野晚年信奉佛教,生活俭朴,重教诲,对家人宽厚,深为佛教信仰所吸引,尤其在晚年,他坚持清贫与严格的修行。年末时分,他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将至,在去世前与同僚话别。► 著作与影响 裴子野常欲继成先祖之业,至齐永明末年,沈约所撰《宋书》已行于世,裴子野更删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
划线句子的句意为:裴子野家向来清贫,有时碰上水灾旱灾,用两石米煮成稀饭,家里人也只能随便喝一点。故可断句为: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冬至之后女婿上门拜...
二年后,吴平侯萧景担任南兖州刺史时,引荐裴子野为冠军录事。但不久后萧景离职,裴子野也随之解职。当时中书范缜与裴子野素不相识,但听说了他的事迹后非常赞赏他。◇ 晚年信仰及影响 正巧此时要迁国子博士,范缜便上表推荐裴子野。然而有关部门以裴子野资历不够为由拒绝了他的推荐。不久后裴子野又被任命...
裴子野的“家学”风尚。裴子野是河东“史学三裴”之一,他杰出的作品《宋略》,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以叙事评论为主。裴子野《宋略》一书的史学成就与“家学”有着深厚的渊源,目前学术界集中在对“三裴”的史学成就的研究,其中裴氏家族的家学家风对裴子野《宋略》的成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裴氏家族的家学家风随着家族...
裴子野 /Pei Ziye/ 条目作者高明峰 最后更新2024-12-03 浏览264次 (469~530) 中国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几原。 英文名称 Pei Ziye 字 几原 籍贯 河东闻喜(今属山西) 出生日期 469 去世日期 530 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裴松之曾孙、裴骃孙。仕齐,为武陵王国左常侍、江夏王参军。入梁,授安成王参军,...
142 治家篇裴子野①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 朝夕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