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裂殖子( merozoite)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裂殖子(merozoite ):在原虫寄生于红细胞内,核开始分裂后称为裂植体,核经反复分裂,最后胞质也随同分裂,每一个核都被部分胞质包裹,成为裂殖子。反馈 收藏
最後細胞質分裂,每個核各帶一部分細胞質成為許多新的個體,稱"裂殖子"。裂殖子放出後,重新進入另一紅細胞,再發育為裂殖體和裂殖子。經過幾代裂殖體增殖的某些裂殖子進入紅細胞後,變為配子體,當按蚊吸瘧疾患者血時,配子體進入蚊體,進行有性生殖。
裂殖子是某些原生动物无性生殖过程中的产物。如疟原虫进入红细胞后,成长为变形虫状的滋养体,随即核分裂...
休眠”阶段。慢殖子 3.裂殖体和裂殖子在终末宿 主猫的肠上皮细胞内,其形态和鸡球虫的裂殖体和裂殖子相似。早期可见含多个细胞核的多核体,成熟后的裂殖体则含香蕉形或新月形的裂殖子,其数目差异很大,可为4~29个,但以10~15个者占多数。裂殖子在涂片上的大 小为4.9m×1.5m ...
解析 某些原生动物无性生殖过程中的产物。如疟原虫进入红细胞后,成长为晚期滋养体,随即核分裂为若干个,而细胞质不分裂,称裂殖体(schizont)。最后细胞质分裂,每个新核各被一部分细胞质包裹成为许多新的个体,称裂殖子。裂殖子释放出来后,重新进入另一红细胞,再发育为裂殖体和裂殖子。
试题来源: 解析 B 疟原虫的传播过程涉及按蚊媒介。当蚊子叮咬感染者时,吸入配子体,在蚊体内发育为子孢子。子孢子随蚊子唾液进入人体,而非裂殖子。裂殖子是在人体红细胞内阶段形成的,导致红细胞破裂和症状发作,不会通过蚊子传播。因此,题干描述错误。反馈 收藏 ...
裂殖子和裂殖体 病原体可通过口、眼、鼻、呼吸道、肠道、皮肤等途径侵入。据报道,人和绵羊的弓形虫病多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肉食兽主要由于吃生肉、生乳等造成感染;草食兽主要是吞食孢子化卵囊而受感染。 临床诊断 许多动物对弓形虫都有一定的先天性免疫力,故感染后不一定出现临床症状,在 组织内形成包囊后转为...
利用透射电镜对柔嫩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描述.柔嫩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表膜由外膜和内膜复合体两层组成,外膜连续,内膜复合体在头部断开形成极环,在其它部位断开形成微孔;裂殖子的膜下微管24根,起始于极环,向后延伸至细胞核处;裂殖子的头部由顶泡、锥体和极环组成,锥体和顶泡...
首先,球虫裂殖子是小型寄生虫,外形呈圆球形,直径约为2-3微米。它们通常在细胞内寄生,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弓形虫则是一种原生动物,外形呈新月形,大小为5-50微米,属于单细胞生物。其次,它们的生命周期也有明显的区别。球虫裂殖子在宿主细胞内进行裂殖繁殖,产生数百个子虫,这些子虫再...
间日疟原虫成熟裂殖体的裂殖子数目可通过其生物学特征确定。不同疟原虫种类的裂殖子数目存在差异: 1. **间日疟原虫**的裂殖体成熟时,通常含有**12-24个裂殖子**; 2. 三日疟原虫(选项A,6-12个)裂殖子较少; 3. 恶性疟原虫(选项D/E)裂殖子数量更多,常达36-48个甚至以上; 4. 选项C(24-3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