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这种袭爵制度只会导致宗族成员越来越多,而这些宗族每年都要耗去国家大量钱粮,还没有产出,到明末国家财政都被这些宗族拖垮了。据统计,明末各王府居然先后封了924位郡王。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朱标一脉无郡王、次子秦王朱樉一脉封15郡王、三子晋王朱棡一脉封28郡王、四子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一脉封1郡王(即朱...
宁府的袭爵顺序是: 宁国公贾演 ➡️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荣国公爵位的世袭又有点不同: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 ➡️一等将军贾赦 虽然没有说是什么将军,但贾赦的这个爵位应该和贾代化的是同一等级的。如此可以推断,要么是贾代善没有降等袭爵,要么就是没有袭爵,爵位直接跳过...
不能,父亲死了儿子都不一定能袭爵。如果是世袭爵位的话,一种是世袭罔替,继位者依然是公爵;如果不是的话,可能就是后觉了;如果不是世袭的话,老子死了儿子都没有爵位。而且袭爵也不是父亲想让谁袭谁就能袭的,上有祖宗家法,下有皇帝百官,谁敢越雷池半步?皇帝可巴不得少几个爵位的 ...
宗室子孙袭爵有两种制度:降袭制度为了皇权的集中,防止宗室爵位泛滥,清代制定了降袭制度,即父死子降一等袭爵的制度,但也有例外,主要是看皇帝的心情。以雍正的第五子弘昼一脉为例:雍正十一年,弘昼被封为和亲王。在他死后,乾隆对弟弟额外加恩,没有让他的儿子永壁降袭为郡王,而是直接承袭和亲王爵位。从永壁...
像这种爵位继承顺序,都是有严格法律规定的,贵族无权自己决定把爵位传给谁。其实皇帝传位也是有规则的...
“向来王等袭爵唯军功勋旧诸王,例应世袭罔替,此外,如怡亲王之公忠体国,经皇考特恩,有世袭罔替之旨,亦应遵守勿替,其余恩封诸王袭爵时,例应以次递降。……诸王递降之例,自贝勒、贝子、公以下至奉恩将军,不过六七代,即至奉恩将军,世袭罔替,朕心不忍。嗣后,著加恩,凡亲王以次递降者至镇国公而...
不可以。降等袭爵理论上只出现在宗室爵位里。按次承袭的民爵里也有降等的情况,一般都是出了问题,...
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也按照晋朝的宗王官于京师的制度。藩王不就藩地方,没有爵土。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分为十二等,每等若干级。十二等大致可分为超品、品级: 超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蒙古爵位一般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时保留原来的...
北周礼仪制度渊源考 北魏孝武帝与东西魏分裂 《辽史·高丽传》考证 论唐代取士中的“文”、“德”道路之争 北周末年至武周时期袭爵制度考索——读唐《史怀训墓志》 格式:PDF 页数:13 上传日期:2016-09-23 10:32:23 浏览次数:125 下载积分:2990 加入阅读清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