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驷的教育历程始于1974年9月至1978年1月,他在清华大学建工系攻读本科。接着,他进一步深造,在1978年9月至1981年1月期间,转至土木工程系的结构工程专业,取得工学硕士学位。这段时期,他师从中国结构力学界的杰出人物龙驭球院士,继续在1981年1月至1984年9月攻读博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5年9月,袁...
1981年1 月至1984年9月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1984年9月至1985年9月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讲师;1989年12 月至1991年12 月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1991年12月晋升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作为龙驭球院士研究群体的一员,袁驷教授与龙驭球院士的其他受业学生如崔京浩教授(...
姓名: 袁驷 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信地址: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邮编: 100084 E-mail:yuans@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 1974.9 - 1978.1 清华大学 建工系 (工民建专业) 工农兵学员 1978.9 - 1981.1 清华大学 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 工学硕士 1981.1 - 1984.9 清华大学 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 工学博...
作为龙驭球院士研究群体的一员,袁驷教授与龙驭球院士的其他受业学生如崔京浩教授(曾任《工程力学》杂志主编观于双早景)、辛克贵教授(原清华大学土木系系主任)、范重总工程师(中国建研院院长)、袁明武教授、龙志飞教授、岑松教授等人形成了充满了活力的研究群体,为中国结构力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为龙驭球院士研究群体的一员,袁驷教授与龙驭球院士的其他受业学生如崔京浩教授(曾任《工程力学》杂志主编)、辛克贵教授(原清华大学土木系系主任)、范重总工程师(中国建研院院长)、袁明武教授、龙志飞教授、岑松教授等人形成了充满了活力的研究群体,为中国结构力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书讲述龙驭球院士九十三年来的经历和他在力学领域的重大贡献,分三部分:(1)抗日战争时期艰辛奔波的求学历程,毕业留校执教数十年的经历,对恩师的回忆和感恩。(2)胸怀强国梦,执着探索、攻坚克难,在结构力学教学和教材创新、发展壳体理论、开辟有限元法新领域均取得丰硕成果,以上三方面均获国家级科技奖励,并多次获其他...
作为龙驭球院士研究群体的一员,袁驷教授与龙驭球院士的其他受业学生如崔京浩教授(曾任《工程力学》杂志主编)、辛克贵教授(原清华大学土木系系主任)、范重总工程师(中国建研院院长)、袁明武教授、龙志飞教授、岑松教授等人形成了充满了活力的研究群体,为中国结构力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履历 1984.9 - 1985.9 清...
本书讲述龙驭球院士九十三年来的经历和他在力学领域的重大贡献,分三部分:(1)抗日战争时期艰辛奔波的求学历程,毕业留校执教数十年的经历,对恩师的回忆和感恩。(2)胸怀强国梦,执着探索、攻坚克难,在结构力学教学和教材创新、发展壳体理论、开辟有限元法新领域均取得丰硕成果,以上三方面均获国家级科技奖励,并多次获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