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袁隆平40岁,很瘦,很有名,但不是什么好名声——因为一个关于水稻的“狂想”。这想法让他在遥远的北京得到认可,在“文革”动乱中保护了他,上级要求各地农业研究机构都配合他,为此,各地做了上万次试验——密密麻麻的水稻方阵,在科研单位的后院里,静默而缓慢地生长,等待抽穗的那一天,像士兵一样抽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