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出生于北京,是中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自幼喜爱自然科学,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后进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他在水稻育种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其中最为突出的...
应该说,袁隆平是幸运的,在特殊时期得到了特殊照顾。为世界水稻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袁隆平,没能得到足够的票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却以全票当选筛选条件更为严格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引起广泛议论。实际上,许多专家看不起袁隆平的身份地位,没有很多所谓高水平文章,没有什么创新理论。袁隆平说,“两院里面也不见的就...
9月17日消息,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隆重表彰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等八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今天我们来了解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图为袁隆平。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97...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 给全国青少年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勉励青少年热爱科学、刻苦学习、茁壮成长、报效祖国 “成功的经验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Chance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袁隆平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计算机是年轻的学科,也...
此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项目”成功采集和收集了袁隆平、孙家栋、屠呦呦、黄旭华等21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其中健在的科学家19位,平均年龄89.7岁,其中90岁以上11位,有的更已界百岁高龄。
9月19日,全国科普日拉开帷幕,“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在中国科技馆正式向公众开放。项目成功采集了袁隆平、孙家栋、屠呦呦、黄旭华等19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 在手模墙对外开放之际,袁隆平、金怡濂、王永志、王振义、吴良镛、王小谟、赵忠贤、屠呦呦、王泽山、侯云德、刘永坦、钱七虎、...
屠呦呦和周维善,作为中国科学界的两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国医药学造福人类,为中国科学在诺贝尔奖占有一席地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袁隆平:“每一步都是得到党的关怀和支持”“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去世。习近平高度肯定他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
9月19日,是全国“科普日”,作为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90岁高龄的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科学家,共同录制了寄语视频,赠送给年轻一辈的学子们8字金金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中国数字科技馆】”在9月19号,启动了“手模墙开放计划”。什么是手模墙计划?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至今为止,全国一...
比尔·盖茨在北京演讲,提到袁隆平和屠呦呦 时隔四年再度来华,6月15日,比尔·盖茨在北京发表演讲,称赞中国的创新成就。他提到了袁隆平:这位中国科学家培训来自5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水稻科学家,让他们把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数十亿人因此得以生存和发展——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创新能与之媲美。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
袁隆平与屠呦呦对比作文 要是科学界有个“明星大集合”,那袁隆平和屠呦呦肯定是最耀眼的两颗星。虽然他们在不同的领域搞科研,但是都像超级英雄一样,给咱们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先说说袁隆平爷爷吧。他就像一个超级稻农,但又不是普通的稻农。咱都知道,民以食为天,大米可是咱餐桌上的常客。以前啊,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