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京,是一位中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之后在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1960年代初,面对当时中国粮食短缺的严峻形...
7月29日,袁隆平专程来到宁明县明江镇洞廊村超级杂交早稻丰产工程示范基地察看早稻受灾情况,并对超级稻的生长及增产情况进行调研。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摄 2010年,宁明县明江镇洞廊村百亩连片超级稻高产示范项目,被纳入袁隆平团队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在广西开展的14个早晚稻百亩超级稻高产示范项目之一,来自袁隆平所在的“...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故事篇1 在科学研究上,袁隆平是一个特别认真特别严谨的人,而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豁达大度非常幽默的人。 人生苦短,活着就应该轻松一些,愉快一些,而幽默,就是轻松愉快的一剂良药。富于幽默感的人大多思维敏捷,才华出众,胸襟开阔,为人随和。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与袁隆平在安江便认识,之后又写过...
华国锋以此种方式表达了对袁隆平的保护和支持,袁隆平听后深受感动,很受鼓舞,他对华国对自己的支持与保护十分感激,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杂交水稻科研工作坚持下去。为了坚定袁隆平继续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会后华国锋专门请袁隆平留下来,二人做了一番推心置腹的深谈,华国锋握着袁隆平的手笑着说,“袁老师,我可是对...
自制-科普视频比赛, 视频播放量 20051、弹幕量 0、点赞数 206、投硬币枚数 91、收藏人数 415、转发人数 505, 视频作者 踏踏实实啊墨墨, 作者简介 MH,相关视频:袁隆平: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缅怀】袁隆平院士,珍惜每一粒粮食!!,“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院士与龙山县杂交水稻的故事 ▲ 袁隆平院士到龙山视察超级稻 ▲ 袁隆平院士为龙山示范基地的题字 1999年,湖南省农业厅科技处、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开始在湘西州龙山县华塘乡实施湖南省超级杂交稻项目。 20多年来,龙山杂交水稻高产攻关与示范生产工作从没间断,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国...
有一天,袁隆平爷爷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让所有的稻谷都长得一样好呢?于是,他开始不断学习知识,成为了名科学家,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到田里去观察稻谷,努力寻找让稻谷长得更好的方法。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发现了杂交水稻的奥秘。杂交水稻就是把两种不同的水稻杂交在一起,让...
科学家的故事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绿色革命 在田间工作的袁隆平 60年代初,当时中国大陆的经济出了问题,加上天灾的影响,人民都过着苦日子。此外,耕地日益减少,人口日益增加,粮食问题成了一大隐忧。一种责任感使袁隆平萌发强烈的愿望,想培育出产量高的粮食作物,让人民填饱肚子。水稻是自花授粉...
洗出来拿给袁隆平看。袁隆平看后很惊喜,马上给这组照片起了一个专用英文名词rice-waterfall,意为水稻瀑布。他解释说,照片上的杂交水稻就像瀑布一样。后来这幅杂交水稻照片被袁隆平作为礼物送给一些外国领导人和国际水稻专家,多次用于国内外重要学术交流的压轴照片。[责编:官铭][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袁隆平先生 当时先生正值青春,在湖南安江农校教书 而这五颗被人拔掉并且扔到井里的秧苗 正是先生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首批成果。后来,这几棵秧苗茁壮成长,长出果实,经历一代又一代 使人民摆脱饥饿,使国家走向强大,使民族迈向富强!2021年5月22日,先生离开了我们 尽管百般不愿、万般不舍 经历了跳梁小丑粉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