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回到邺城后休养生息重整旗鼓。于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四月再次进军黎阳。曹操从官渡发兵迎敌,两军沿黄河拉开战线,最终曹军在仓亭(今山东省阳谷县北古黄河渡口)又一次大破绍军,但此时的黎阳仍在袁绍掌控之中。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正月,曹操从官渡发兵北渡黄河攻占了黎阳。五月初,屡战屡败的袁绍气火...
解析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击败了袁绍;为之后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本题考查官渡之战的相关史实,属于基础知识的记忆默写,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注意史实准确,表述正确,书写无误。反馈 收藏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战争影响:官渡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此战增强了曹操的实力,为曹操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渡之战后,曹军活捉了沮授。沮授一直深得曹操赏识,起初曹操赦免沮授...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曹操和袁绍所代表的就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即平民阶级和贵族阶级,用陈寅恪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寒族”和“豪族”。因此这样说来,官渡之战就是“寒族阶级”战胜“豪族阶级”了。但历史证明,这种胜利只是暂时的,因为最后魏蜀吴三国都被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给统一了,而司马家族所代表的就是“豪族...
一分钟了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00场著名战争(三十):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发生于中国东汉末年公元200年,是当时北方两大割据势力,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曹操和袁绍原本都是反董卓联盟的重要成员,但随着董卓垮台后,两人各自占据一方,势力逐渐壮大,矛盾也日益加剧。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兵强马壮,实力雄厚;...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 #官渡之战 #曹操与袁绍决战 - 木辛侃历史于2024031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7327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A 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是割据北方的曹操和袁绍两个军阀之间为控制北方地区进行的重要战役,这是一场军阀割据集团的争霸兼并战争。 故选A。 本题考查官渡之战的相关知识点。官渡之战是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官渡之战的内容。 反馈...
曹操与袁绍之间进行的官渡之战,其性质是( ) A. 军阀割据集团的争霸兼并战争 B. 农民起义军反封建王朝的战争 C. 皇族内部争夺中央政权的混战 D. 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战争 E. 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牧野之战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
袁绍与曹操的决战:一场决定北方霸主命运的战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官渡之战是一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决战。这场战役不仅决定了袁绍和曹操的命运,更影响了整个北方地区的格局。那么,袁绍是如何败给曹操的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袁绍的失败原因。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战略失误和内部分裂。在战争初期,袁绍拥有比...
大家好,煮酒论三国第三十二回,说起曹操人生之中经历过很多战役,但官渡之战那是不能不提的一场战争,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经过一年多的对峙,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贵族出身的袁绍集团十万大军,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