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0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所见》0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03.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
5、最唯美清新的诗:《十二月十五夜》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辞官后,居住在江宁,“静处光阴多,闲中著作妙”,他过得悠哉悠哉。深冬来了,夜里,闷声的鼓声一阵又一阵地传来,人们都回家了,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少,听不到一点人声了。袁枚也准备睡了,他吹灭了灯...
清代:袁枚 妾自梦香闺,忘郎在远道。 不惯别离情,回身向空抱。 仿元遗山论诗(四十二首选—) 清代:袁枚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咏史(六首选—) 清代:袁枚 东汉耻机权,君子多硁硁。 悲哉陈与窦,谋疎功不成。
语出清·袁枚《随园诗话》。别人轻易就说出来的,我就少说;别人不易说出来的,我能用简洁明了的话轻松地说出来,这样的诗就避免了俗套。说明创作应独辟蹊径,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十、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语出清·袁枚《寒夜》。寒夜里点灯看书,烟火已...
在本文袁枚的五首诗作中,《所见》诗人以极其精炼的笔触描绘了乡间一瞬间的动态画面。《苔》则将微小的苔花与华贵的牡丹相比较,表达了一种无论处于怎样艰隘环境中,生命总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绽放出活力与光彩的哲思。《湖上杂诗》则通过描绘早春时节江南山水间热闹与宁静交织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世间浮华的淡然超脱...
七律.出山词四首(正月十二日作) 其四 清 · 袁枚 飞沙漠漠傍雕轮,情在苍生累在身。此去愧非初嫁女,再来原是谪仙人。云兴海岳思为雨,花别桃源怕误津。听说金陵诸父老,望侬如望隔年春。此诗首联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悲凉和无奈。“飞沙漠漠”描绘了无边无际的沙漠飞沙漫天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第6名 清朝袁枚的《春风》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袁枚的诗清新自然,通俗易懂,这首诗就是很好的证明。此诗诗意地描写“送暖春风”,寒冷的冬天刚刚过去,人们期盼已久的春风如约而至,她吹醒了大地,吹融了冰雪,吹绿了小草,吹开了鲜花,读此诗我们似乎看到美好的春天正大踏步地向...
《消夏诗》作于袁枚辞官归隐近半年时,此诗清新脱俗,纤尘不染,写出了他的悠游自在放荡不羁。听从吾心,无问西东。袁枚是性情中人,活出精彩的自我,出仕时无愧民生社稷,归隐后不负韶华。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清 袁枚《题桃花》简译:人间二月天,春天如...
——袁枚《所见》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袁枚《春风》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袁枚《湖上杂诗》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随园诗话·卷三》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