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宝应元年(762年)八月二十五日,袁晁,原为县衙小吏,因目睹农民因饥寒交迫而起义,他本人也因同情而被施以鞭背刑法。当时朝廷征调租税,苛捐杂税繁重,导致农民不堪重负,纷纷反抗。据记载,袁晁率先在唐兴县(今台州)起义,随后带领义军攻占了台州,刺史史叙逃走。九月二十七日,义军攻占信州(今江...
历史事件> 袁晁起义 唐代宗时期浙江地区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安史乱后,北方州县多被战火,萧条残破。国家财赋所出,江淮居多。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租庸使元载按户向江淮一带人民追征天宝末年以来租调,见百姓有粟者,即发兵围之,强取一半,甚至拿走十之八九,称为“白著”。有不服者,则严刑威逼,搞得人人自危,...
同年八月,袁晁率众起义于明州(治今浙江宁波)的翁山县(今舟山岛),攻下台州(今浙江临海),唐刺史史叙狼狈逃窜。起义军在台州建立政权,改年号为宝胜。起义军很快发展到二十万人,先后攻克越州(今浙江绍兴)、衢州(今浙江衢县)、信州(今江西上饶)、温州(今浙江永嘉)、明州等地。唐 *** 急忙派李光...
袁晁起义 唐代宗初期,安史之乱平定后,北方地区被战火洗礼多年,萧条残破。国家财赋多在江淮一带,使得该地区民众负担加重。 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官府开始征收江淮民众自天宝末年以来的租调,各种强取掠夺,不服者就严刑驯服,一时间人人自危,民怨积深。同年八月,袁晁于明州(今浙江宁波)的翁山县(今舟山岛)率众起义,...
袁晁起义也称“袁晁之乱”,是指唐宝应元年(762年)十月至广德元年(763年)四月,台州(治临海,今属浙江)人袁晁领导的浙东(治越州,今浙江绍兴)农民起义。不过此书确实神话色彩太重了,可以当故事来听! 2021-031 回复@千卷书与万里路 表情0/300发表评论 其他用户评论 读客熊猫君 【社群福利】要想了解熊猫君节目动...
唐宝应元年(762年)十月至广德元年(763年,)四月,台州(治临海,今属浙江)人袁晁领导的浙东(治越州,今浙江绍兴)农民起义
②袁晁:袁晁农民起义发生于公元762年,次年被评定,到这位老者问话时已过去8年。(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①入山斫树 砍②有好田泉竹果药之属 类③具以实告 详细(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A.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B.人舍中唯祭得/...
袁晁起义,袁晁起义,是指唐宝应元年(762年)十月至广德元年(763年)四月,台州(治临海,今属浙江)人袁晁领导的浙东(治越州,今浙江绍兴)农民起义。
袁晁起义里的朱泚是泾..据宋人谈钥编写的《吴兴志》卷二“武康县”记载: “唐广德元年袁晁作乱浙右,县人朱泚、沈皓举亡命之徒以应之,攻陷城垒县廓,室庐为灰烬。” 这说明参与袁晁叛乱的朱泚是武康县人,按照《旧唐书》志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