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杀毛文龙的事传到朝廷之后,崇祯大为惊愕,却也无可奈何,为了安抚袁崇焕也只好默认了此事,但这件事却也引起崇祯的暗中不满,为日后袁崇焕被杀埋下了伏笔。 其实,袁崇焕独断专行的一面很早之前就有体现。早在袁崇焕担任宁前道监军的时候,在执法的时候就很严厉,有一次袁崇焕在核实军队人数时发现有虚报的情况,立即引用...
崇祯三年,袁崇焕被判处死刑,在市中心实施了凌迟之刑。受刑之时,袁崇焕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极其凄惨。而百姓不知真相,只闻传言袁崇焕谋反,众人骂其为奸臣,对其怨恨不已。朝廷查抄袁崇焕家产时,发现这位一品重臣家里几乎没有任何值钱的财产。袁崇焕之死,除了部分阉党、奸臣及受流言蛊惑的京城群众认为他...
前文所说,袁崇焕与东林党交好,且与东林党诸多大佬为至交好友,这应该可以说明,袁崇焕的品德没有太败坏,至少明面上没有那么差。而且,袁崇焕在动荡之时也曾与阉党作斗争,如他顶撞过的上司王在晋和高第等人,两人皆为阉党人物,在当时颇具权势,袁崇焕敢于与之对抗,可见其风骨。之后在被定罪前夕,袁崇焕率领部队...
在这危险的时刻,袁崇焕主动率领边关守卫部队,日夜兼程赶回北京救驾,解除了北京的危险。皇太极对袁崇焕恨之人骨,于是设计造谣使崇祯皇帝相信袁崇焕功高盖主,想要推翻朝廷叛乱。也由于袁崇焕为人正直而得罪了宦官被宦官弹劾。在这样的情况下昏庸透顶的崇祯皇帝将袁崇焕...
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说袁崇焕是民族英雄,实在有过誉之嫌;但说他是汉奸,也不符合事实,毕竟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的时候,袁崇焕又曾经拼死抵抗。 其实,他一切看似反常行为的背后,其真实意图用八个字可以概括:养寇自重、拥兵自雄。我们用上帝视角来看历史,当然知道后来多尔衮入关灭亡南明。但在当时,皇太极不过是...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贴身侍卫发一毒誓,迄今后人18代已执行393年 1630年,袁崇焕,一位备受尊敬的将军,此刻却站在行刑的地点,身披绞索,面容沉凝。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愧疚,对未来的迷茫和绝望。审判的结果已经注定,他被指控通敌,成为众人唾弃的对象。当行刑开始时,袁崇焕闭上了双眼,他能感受到来自...
行刑结束,鲜血浸一地,袁崇焕身上血肉已被抢吃光,唯一剩下头颅被悬挂在旗杆上,以待明日“传首九边”。可是,当天夜里,悬挂头颅旗杆地方出现了一个黑影……第二天清晨,头颅不见了。尽管全城都遭到了秘密且彻底的搜查,但始终无果。到底是谁这么大胆,竟冒着砍头之罪与皇帝过不去呢?直到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命人...
袁崇焕对明朝的忠却换来了凌迟处死的结局 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他读书很优秀考中了进士,被授予福建邵武知县,但是他不是个安分的读书人,他一介书生偏偏不爱从政当文官,有一个统率千军万马的军旅梦,在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时期,他利用进京大计之机会,主动申请出山海关去戍边,从此开启了他的戎马生涯。在辽东前线...
虽然当时袁崇焕是名义上的辽东1号长官,但他并没有能力统领毛文龙的部下,擅自杀了毛文龙之后,引发了一连串的后果,崇祯皇帝从此不再信任袁崇焕,毛文龙的部下因为失去了主心骨,所以慢慢的开始滑变,有一部分将领还归降了满清,比如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这些日后满清的大将,当时可都是毛文龙的部下。
1966年,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斜街一家四合院内的明末名将袁崇焕的墓穴被挖开。这一挖,挖开了明末名将袁崇焕的悲惨的结局,也挖开了佘家十七代人336年守护“有明袁大将军墓”坚贞不移的民族气节。袁崇焕何许人也?袁崇焕被后人认为是与徐达、戚继光并列为“明朝三大将”,分别守护了明朝的前、中、后期,同时也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