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伯业即袁遗,他是东汉末年的一位人物,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信息: 一、基本信息 姓名:袁遗,字伯业 籍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 亲属关系:袁绍的从兄 二、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袁遗初为长安令,后任山阳太守。 讨伐董卓: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与袁术、袁绍等人共同起兵讨伐董卓。 领扬州事:扬州刺史陈温去世后,...
“老而能学惟吾与袁伯业”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老而能坚持学习,只有我和袁阆(字伯业)两人了。 这句话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原文是:“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尝算浑天不合,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乃行其余算,问道所欲,辄无不言。既善算,又通诸...
【袁伯业】存在谐音词:渊博 【开闭口音】 发音情况是闭口音、开口音、开口音、开口音既有开口音又有闭口音,开闭相结合,念起来张弛有度。 【声母韵母】 声母:y b y 声母简评:【声母相同】声母分别为y、b、y出现同声母的相同的名字读起来十分拗口,不够大气和响亮 ...
根据曹丕所著的《典论》所载:太祖称"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耳。"因此,曹操心中的这位学霸,便是袁伯业。袁伯业则是袁遗,伯业是他的字。在曹操心中,袁遗和他一样,都是终身学习的真学霸。可以说,在当时征战不断的乱世,静心学习之人罕见,而终身学习之人更是稀有。以曹操的眼光和傲气,袁遗能够与...
曹公说:“到老了还能学习,只有我与袁伯业能做到。”在一个天下四分五裂的时代,他拿着武器四方征战还能手不释卷,何况我这样清闲旷达的人呢!上天有幸给我一双眼睛,即使古稀之年还能看清细小的文字;上天有幸给我一双手,即使古稀之年还能书写小字。然而这也算不得幸运。上天有幸给我这样一种性格,平生不喜结交俗人...
袁yuán 姓。 伯 拼音bó、bǎi 五行水 部首亻 繁体伯 简体笔画7 繁体笔画7 康熙笔画7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笔顺字源字典成语词典古文字典说文解字书法演变开头成语结尾成语 伯bó 兄弟排行次序:~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父亲的哥哥:~~。~父。~母。◎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世~。◎ 封...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9分)读书自述李贽曹公①云:“老而能学,唯吾与袁伯业。 ”夫以四分五裂横戈支戟尚能手不释卷,况清远闲旷一老子②耶!天幸生我目,虽古稀尚能视细书;天幸生我手,虽古稀尚能书细字。 然此未为幸也。天幸生我性,平生不喜见俗人,故自壮至老,无有亲宾往来之...
回答:袁伯业:袁绍的从兄袁遗,字伯业
“笃学自依袁伯业”出自宋代宋庠的《默诵》。“笃学自依袁伯业”全诗《默诵》宋代 宋庠虚名三纪玷王朝,晚岁刚肠万虑销。笃学自依袁伯业,醒狂谁比盖宽饶。将旄烛日逢兵偃,隐谷连云负客招。白首报恩虽竭节,拟留馀力事耕樵。《默诵》宋庠 翻译、赏析和诗意诗词:《默诵》作者:宋庠(宋代)...
出自:[宋代]苏轼所作《留别叔通、元弼、坦夫》 拼音:yǒu rú yuán bó yè ,kǔ xué dào shuāi lǎo 。 诗句:有如袁伯业,苦学到衰老。 繁体:有如袁伯業,苦學到衰老。 翻译:有如袁伯业,苦学习到衰老。《留别叔通、元弼、坦夫》原文[宋代] 苏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