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是根据评定长度而不是在取样长度(区别于Rz)上定义的,因此Rt \geq Rz对任何轮廓来讲都成立。 在未规定的情况下,Rt = Rz,此时建议采用Rt。 (6)Ry Ry 符号不再使用(旧标准GB/T 3505-1983),参考上文中的Rz。 (7)Rmax Rmax 符号不再使用(旧标准GB/T 3505-1983),参考上文中的Rt。 2.2 幅度参数(...
算术平均粗糙度 Ra,作为最常用的粗糙度表达方式,在未作其他特殊标注的情况下,通常即指代 Ra。2) 十点平均粗糙度Rz:它代表微观不平度的十点高度,具体来说,就是在选定的取样长度内,先找出五个最大的轮廓峰高,再找出五个最大的轮廓谷深,分别计算它们的绝对值的平均数,最后将这两组平均数相加得到的值,...
Rz是另一个重要的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它主要反映表面轮廓的极端变化。具体来说,Rz是在一定取样长度内,通过测量轮廓上的最高峰和最低谷,然后计算这些峰和谷的平均值之和来得出的。与Ra不同,Rz更侧重于描述表面在某个长度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差,即表面的极端轮廓...
表面粗糙度Ra和Rz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评定参数和测量方法的不同。1. 表面粗糙度Ra:Ra 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它是评定表面粗糙度最常用的一种参数,用于描述表面的平均峰谷深度。其测量方法主要采用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沿着被测表面轮廓走向进行扫描,获取表面的微观几何...
Rz0.2(第二系列) Ra0.05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实际的Rz和Ra值可能会因测量方法和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您需要更精确或针对特定行业的对照表,建议查阅相关的行业标准或咨询专业人士。 此外,Rz和Ra是两种不同的表面粗糙度评价指标,它们各有侧重: 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它是一般工程实践中常用的...
表面粗糙度Rz和Ra的区别 在机械加工和材料科学中,表面粗糙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材料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其中,Ra和Rz是两种常用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它们各有特点和用途。 1. 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 定义: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值的算术平均值。 - 特点:Ra值越小,说明表面越光滑;Ra值越大,说明表面...
一、参数的定义 1.参数 Rz(GB/T3505-2000) 在一个取样长度 lr 内,最大轮廓峰高和最大轮廓谷深之和的高度如图 1 所示。 <CTSM>图 1 参数 Rz 示意图</CTSM> 这里 Rz 的定义和 GB/T3505-1983《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中的定义已经完全 不同。GB/T3505-1983 中 Rz 符号曾用于指示“不平度的...
Rz代表十点平均粗糙度,是指表面粗糙度轮廓线五个最高峰与五个最低谷之间距离的平均值。与Ra相比,Rz更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峰谷差距,即表面起伏的程度。Rz数值越大,表面起伏越明显。 Ra和Rz的应用 Ra和Rz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具有不同的适用性。例如,在要求表面光滑的场合,例如精密机械、光学仪器等,通常...
一般得书籍都推荐表面粗糙度大得(12、5)与小得(0、025)用 RZ,其余用 Ra 表面光洁度与粗糙度Ra、Rz数值换算表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图 1 中,以中线为基准线,在取样长度 l 内轮廓峰高得平均值与 轮廓谷深得平均值之与作为轮廓微观不平度得平均高度。一般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 差 Ra 表示。 (2)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