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执行院长田梅教授说,人类表型组是人类基因组之后揭示人类生命奥秘的又一关键,人类表型组计划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对大规模人群队列开展跨尺度、全周期的人体系统精密测量,来探寻疾病与环境、表型之间的关联,“拼出”全人类的生命奥秘的完整“拼图”,最终帮助实现对疾病与健康的精准干预。说起来...
为改变这一状况,托普云农广泛引进植物表型、AI算法等领域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组建表型专项研发团队,从植物表型研究的真实痛点和需求出发,对标国际前沿技术,开展硬件、软件、算法等全流程自主科研攻关,研发了一系列优质的表型研究智能装备,实现不同生境下,植物器官、单株、群体等各尺度表型数据的高精度、高效率、高通...
常见的表型有以下10种形式,如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血管生成、细胞自噬、肿瘤耐药、细胞衰老、泛素化、磷酸化、上皮间质转化等,此文对这些表型的常见研究方法做了很好的介绍。对于从事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建议需要者收藏细读。 1.增殖 最常见的表型,可以从分子/细胞/组织...
肤纹表型是人体外观表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纹是存在于手指皮肤上的凹凸纹路,因其恒定性及高遗传性,已成为目前研究最广泛的肤纹类型。而人类对指纹如何形成、何种基因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等生物学机制仍知之甚少。为解开以上谜团,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汪思佳研究员团队、爱丁堡大学丹尼斯·赫顿教授团队和复旦...
IHPC积极发挥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的战略指导与规划协调中枢角色,稳步推动大科学计划向前迈进:2020年将“新冠肺炎和其他重大疾病的表型组学研究”、“表型组研究技术体系与科研基础设施构建”以及“表型组学研究中的标准操作程序(SOPs)”三大方向确定为优先聚焦的方向,并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审议通过了人类表型组计划开...
他解释,表型就是可测量的特征,除了基因之外,人长得多高,跳得多快,是不是容易生病,是否已经生病,这些统统称为“表型”。表型组就是很多表型,也就是生物体从出生到死亡,所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上的集合。对人类疾病的研究和健康的研究,无非就是把宏观表型和微观表型连接起来。宏观表型就是我们看到的表型...
这里,坐落着“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以下简称“复旦表型院”)和“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 走进这座朴素建筑,抬眼可见的,是镶刻在墙壁上意大利科学先驱伽利略的一句名言:“测一切之可测,并使不可测为可测” 。在这里工作的一百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正致力于测量一种比基因组更前沿的科学事物——...
一、表型研究 表型研究是指对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系统观察和描述的研究。表型研究既包括对整体表型特征的描述,也包括对细胞、器官、组织的特征的描述。通过表型研究,可以全面了解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和遗传变异等情况,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表型研究在基因功能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首次破解指纹的基因密码,不但是理论成果,也预示着人类表型组研究的长远前景。通过人体外部特征与遗传基因的深入研究,在先天疾病早筛、人体病变预防、职业体质选拔等各领域具有重大价值,目前科研团队已经与医疗机构展开合作,进一步拓展在应用领域的实践研究。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 汪思佳:我们是拿唐氏综合征...
由于病理生理不同,COPD患者在临床表现和疾病进展中存在异质性,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CT表现、危险因素、气道炎症类型、急性加重频率及预后等的不同,产生了COPD表型的研究。本篇综述就目前COPD表型研究的进展和各表型的特点进行重点介绍。 一、表型概述 表型指可将生物体分类成独立类群的一系列可观察到的结构和功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