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减--刘炳凡方 【处方】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广皮3克,升麻3克,桔梗3克,苍术5克,晚蚕砂10克。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健脾助化。主治肾脾气弱,筋脉弛缓,眼胞下垂。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炳凡方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卷中...
处方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白芍(炒)、泽泻、木香、砂仁、白豆蔻、地榆、御米壳(醋炒)3分。 功能主治下痢赤白,脓血相杂,腹痛里急后重,昼夜无度,日久不愈,不能起床,不思饮食,疲劳之甚,或服寒凉峻利太过者。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寿世保元》卷二:加减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减...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黄芪(病甚、劳倦甚者)15~20克,炙甘草5克,人参(去芦)10克,当归(酒焙干或晒干)10克,橘皮(不去白)6克,升麻3克,柴胡3克,白术10克。 【用法用量】上药研粗散,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煎2次过滤合汁,分2次空腹温服,每日1剂。 【方歌速记歌诀】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组成】黄芪24g人参15g白术10g炙甘草6g陈皮9g当归10g升麻6g柴胡6g 【用法】水煎服。若作蜜丸,宜加大剂量。 【主治】 1.气虚不荣饮食减少,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动则心悸,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嫩,脉象缓弱,寸脉尤甚。
以下是补中益气的中药配方:1.当归补血汤,成分是黄氏、当归。2.八珍汤,成组成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川芎,白芍,熟地。3.益气养血口服液、复方阿胶浆、归脾丸等中成药,具有补气血 大家还在搜 补中益气汤现代剂量补中益气汤组成剂量 补中益气汤黄芪剂量补中益气汤配方及用量 补中益气汤的功效与作用成分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剂量组成补中益气汤源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标准组成为:黄芪18克、炙甘草9克、人参6克、炒白术9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当归3克。 其中黄芪、党参、炙甘草可以补气;白术可以补气健脾;当归可以补血;陈皮可以理气和胃;升麻、柴胡可以升提因不足而下陷的中气。诸药合用,共同起到补中益气...
请问补中益气汤的组成是什么,剂量是多少? 答案 建议:补中益气丸,是由炙黄芪、党参 、炙甘草、白术(炒) 、当归 、升麻、柴胡、陈皮共八味草药加工而成的传统中成药,该成药为棕色的水丸,或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相关推...
补中益气汤药物组成和剂量是多少? 医生回答: 在中医方剂名中,补中益气汤。作为补益剂,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脾虚气陷证主治。食欲不振,身体虚弱,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稀,舌淡,脉虚;同时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腹泻、慢性菌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
内容提示: 2014 年总第 46 卷第 2 期补中益气汤出自金·李东垣著作《脾胃论》,为其提出的阴火学说治疗而设,是其代表方剂之一,得到后世医家的广泛沿用。通过对从《脾胃论》到清末多部医学著作的研究,笔者发现,后世对此方的运用中,在药味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药物剂量各有改变,其主治病证也有了明显变化,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