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垣调治中焦的方剂除补中益气汤外还有调中益气汤、益胃升阳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顺气汤等。这些方剂的作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须掌握它们的主治特点方能很好地运用之。一般说,调中益气汤(本方去当归、白朮加木香、苍朮)治脾胃不调之胸满肢倦、食少短气、口不知味、食入反出等症。益胃升阳汤(本方加...
魏玉璜云:“补中益气汤,为东垣治内伤外感第一方。后人读其书者,鲜不奉为金科玉律。”营卫之气皆由中焦谷气所化,因为脾胃虚弱,必然所化营卫之气不足,导致卫外不固,外邪容易入侵而发热,形成内伤兼外感证。对于这种内伤兼外感证,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最宜。张景岳云:“补中益气汤,凡劳...
方解:名为补中益气,非全用补气之药,其中只有参、术、芪、草起到了补中益气的作用。 人参:甘、微苦、微温,大补元气,补脾益肺。 白术:苦、甘、温,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黄芪:甘、微温,生用益卫固表,实腠理,本方炙用补气升阳。 甘草:甘、平,有“国老...
补中益气汤的配方为黄芪、人参、炙甘草等,用药需遵医嘱。补中益气汤可令后天生化有源而达补气健脾之功...
补中益气汤方解: 【组成】黄芪(君) 白术、炙甘草、人参(臣) 当归、陈皮(佐) 升麻、柴胡(使)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①脾不升清证;②气虚发热证;③中气下陷证。 【辨证要点】 ①头晕目眩,视物昏暓,耳鸣耳聋,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萎黄,纳差便溏,舌淡脉弱; ...
补中益气汤方解|功效|用法: 【用法】上呚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解】本方治证系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医学|教育网整理,清阳下陷。《脾胃论》说:“饮食不节则胃病”,“形体劳倦则脾病”。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
补中益气汤医方解释 功能:升阳补中 出典:东垣方 组成:柴胡、升麻、甘草、陈皮、当归、白朮、黄耆、人参、 姜枣煎。(8) 主治:(1)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 洪大而虚。 (2)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1],或气虚不能摄血。或疟 痢脾虚,久不能愈。 (3)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2]。
简述补中益气汤的主治证候及方解。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补中益气汤主治气虚发热证。方中黄芪为君药,补气固表;人参为臣药,大补元气;白术为佐药,健脾燥湿;当归为佐药,养血和营;升麻、柴胡为使药,升阳举陷。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升阳之功。
补中益气汤方解.pdf,第二节 补中益气汤方解 一、补中益气汤的组成、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项 (一)药物组成、用量及用法 黄芪一钱,甘草五分,人参(去芦)三分,当归身(酒焙干或晒干)二分,橘皮、升麻、柴 胡各二分或三分,白术三分。每日1 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 次。 (二)使
补中益气汤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气虚证、气虚发热证和气虚下陷证。全方药物由人参、炙甘草、白术、当归、陈皮、黄芪、升麻、柴胡组成。 【歌诀详解】 本方是李东垣精研脾胃学说的代表之作,为治劳倦内伤之法。劳役过度,饥饱失常,则脾胃受损,进而中气不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