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四川省泸州市因地制宜、鼓励创新,全域多点布局,大力推动乡镇(街道)法治建设,在全市各依法治县(区)办以及相关部门协同发力下,各乡镇(街道)积极行动,同心协力实现30项关键指标21升7降,法治建设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一批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
锡城街道绿美乡镇建设,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方向,以农民为主体,以整治提升人居环境为抓手,重点依托“村旁、水旁、路旁、宅旁”,在边角地、空闲地、闲置宅基地、拆违地和道路两旁等乡村公共空间,积极植绿补绿,广植乡土树种...
目前,泸州市法治乡镇(街道)建设已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2022年,泸州市聚焦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服务、依法治理和依法保障五个大方面,明确了健全领导体制、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等15项具体工作举措;将法治乡镇(街道)建设纳入依法治市目标考核内容,倒逼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据泸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
新安所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传统村落”、“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荣获“石榴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 近年来,新安所街道围绕“石榴”、“ 古镇”两张名片,从乡村绿化美化、...
近年来,郴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围绕乡镇(街道)机构编制保障,进一步强化职能职责、理顺县乡关系、优化机构设置、科学配备编制、创新工作机制,强力推进乡镇(街道)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一、健全机构,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强化乡镇(街道)人大履职经费保障,将落实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经费纳入成效考核评分细则,确保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整合资金580万元建设21个联络站(室),每年为乡镇(街道)人大解决代表联络站运行管理经费共计20万元,为部分村(社区)解决代表活动经费共计10万元,有效保障了基层人大工作顺利开展...
在功能布局和规模要求方面,《指引》提出,每个街道(乡镇)原则上至少建设1个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少于2000平方米。基本功能分区包括托养服务区、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医养服务区、综合服务区等。其中,托养服务区原则上建筑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50%,应符合养老机构建设管理及服务等相关标准。社区餐厅原则上...
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的建设是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目前全国各地社会工作站建设呈现明显的“政策先行、实践探索、模式创新、多点散发”的特点。民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在凝聚多方合力、明确建会标准、完善运行机制上下足功夫,为乡镇(街道)商会发挥作用打实基础。一是实行“四级联动”。市委高度重视乡镇(街道)商会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与“万企兴万村”“湘商回归”“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工作深度融合,成立湘商回归暨...
1.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对乡镇街道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提升,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便捷、高效。 2.环境整治。 加大对乡镇街道环境整治的力度,包括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整治等,提高乡镇街道的整体环境质量。 3.社会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对乡镇街道社会服务设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