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司马池(宋)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犹赖丹青无处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1)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 A. 诗题简洁,交待写羁旅思客的行旅生活和神色心情。 B. 首句乃神来之笔,是对行人的脸色高度而形象的概括。 C. 次句写行人旅途生活,钱尽粮少,路途遥遥奔波劳...
[宋]司马池 冷于陂水淡于秋①,远陌初穷到渡头。 赖是丹青不能画②,画成应遣一生愁。 【注释】 1陂水: 指(在今安徽寿县南)之水。相传为春秋人孙叔敖所开,经曹操疏浚的水利工程。 2赖:幸亏。丹青:画工。 【赏析】 “行色”一词出于《庄子·盗蹈》,兼指行程和容颜两面。此诗前两句即由此入笔:刚走...
司马池《行色》作者:【宋】司马池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赏析:什么叫“行色”?此词出于《庄子·盗跖》。故事是说,孔子访盗跖,吃了大亏,失魂落魄地跑回鲁国,迎面碰上柳下惠。柳下惠看他的狼狈样子,就问了一句:“车马有行色,得微(得非)往见跖耶?”这就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行色①司马池〔宋〕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赖是②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注】①此诗是司马池监安丰酒税时所作。安丰在今天安徽省
宋代有位叫作司马池的诗人,可能大家都很陌生,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却特别熟悉,没错,这位司马池,其实就是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写过一首绝句,题为《行色》,在现代没有很大的名气,但在当时,却是享有极高的声誉,张耒曾赞叹此诗:“梅圣俞尝言:‘诗之工者,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
这是宋代诗人司马池的一首羁旅诗。 司马池,大家可能没听过,但他的儿子大家一定听过,他就是司马光。据《温公诗话》记载:先公监安丰酒税,赴官有《行色》诗云云。”(《竹庄诗话》卷十六)“安丰”,即安徽寿县,是“司马光砸缸”的存疑地之一。可见,四五岁的司马光也跟上任的父亲一起经历了这场“行色”之旅。
司马池《行色》赏析 司马池《行色》 司马池有首以《行色》为题的诗如下: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 赖是丹青无画处,画成应遣一生愁。 “行色”一词出《庄子·盗跖》。《盗跖》篇记孔子往见盗跖,返程“归到鲁东门外,适遇柳下季。柳下季曰:‘今者阙然数日不见,车马有行色,得微往见跖耶?’”这...
司马池《行色》 作者:【宋】司马池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 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赏析: 什么叫“行色”?此词出于《庄子·盗跖》。故事是说,孔子访盗跖,吃了大亏,失魂落魄地跑回鲁国,迎面碰上柳下惠。柳下惠看他的狼狈样子,就问了一句:“车马有行色,得微(得非)往见跖耶?”这就...
一、诗词原文 行色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二、翻译 心境清冷如池水,凄楚寒淡如凉秋,旅程无穷无尽,刚走完阡陌之地又见到渡头。幸好这行色画不出来,若是真能画成图像,怕要让人一生都充满忧愁。三、赏析 司马池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是朝廷重臣,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