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华阴 崔颢[唐代]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0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崔颢 崔颢(704年-754年),字不详,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才情横溢、意境深远而著称。 在玄宗开元年间,...
行经华阴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①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②。 【注释】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山。咸京:即咸阳。⑶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
行经华阴崔颢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诗题《行经华阴》,既是行经,必有所往;所往之地,就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今陕西西安)。旧唐书·地理志》: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所以此诗把唐都长安...
行经华阴,岧(tiáo)峣(yáo)太华俯咸(xián)京,天外三峰(fēng)削不成。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岧峣: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
《行经华阴》:这首诗是崔颢游历陕西华山时所作。华山是中国五岳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崔颢在游历华山时,被华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诗中通过描写华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文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广告 知乎出品 小看山科学盒子基础版...
行经华阴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译文 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
1 行经华阴崔颢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注:①岧峣:雄伟高峻。 ②咸京:古都咸阳,今陕西西安。③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都是唐代京都附近的名胜与景物。(1)全诗在描写安排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表...
行经华阴 崔颢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①平。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②。(注)①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②长生: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
诗题“行经华阴”,既是“行经”,必有所往;所往之地,就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诗中提到的“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都是唐代京都附近的名胜与景物。当时京师的北面是雍县,秦文公曾在这里... 古诗文网>> ...
行经华阴 【唐】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 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 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 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 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释】 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