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和行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情. ——摘自《传习录》 ◎ 《传习录》 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 王守仁(1472-1529) 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
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 APP内打开 结果2 举报 孔子 结果3 举报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 《行是知之始》《陶行知教育文选》 结果4 举报 ...
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
- 出处:陶行知教育思想 5.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 出处:《陶行知文集》 6.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 出处:陶行知对教育的看法 7. 知识不是力量,只有行动才是力量。 - 出处:陶行知文集 8. 教育要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 出处:陶行知教育观 ...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出处】《荀子·儒效》。【大意】听说过而没有亲眼见到,虽然听得很多,必定会有许多是错误的;见到了而不能理解,虽然记住了,必定会有许多是虚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虽然知识丰富,也必定会遇到困扰。【提示】在...
-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5.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出处:《报任安书》6.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7. 忠臣不懈,贼子自愧。-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8.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愤懑而为之。-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9. 投笔问流星,何以报家国。- 出处:《史记·...
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材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粹精,涵蓄充溢,抑而不发...
有的同学追本溯源,查阅了“君子”及“自强不息”的两个出处。请你借助后面的课内链接,帮助他解释加点的字。 ★《孔子家语·五仪解》:“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 ★《巫马大夫碑铭》:“夙兴夜寐,自强不息。” 课内链...
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其余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者 959 101 1 7 举报发布时间:2024-07-16 04:27 全部评论 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