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生效裁判认为:2021年7月15日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新增了“首违不罚”规定,对于“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结合行政处罚法第五条第二款“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
1、此案为“首违不罚”的示范性案例。新《行政处罚法》增加了首次违法不予处罚的规定,是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的进一步体现,但实践先例并不多。区建管委在此案办理过程中,以事实为依据,认定当事人系不知情下的首次违法,本着优化营商环境的执法理念,在其及时补办相关许可之后,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应当肯定与推广。
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发布 张亚丽律师:行政处罚法“首违不罚”的适用条件及案例解析 本地信息大集合 发布于:山西省 2024.09.11 19:00 +1 首赞 收藏 推荐视频 已经到底了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的有关规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徐志群指出,“首违不罚”是行政处罚法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行政处罚具有惩戒违法行为的性质,同时也有预防和减少违法行为的功能,行政执法的价值绝非“为罚而罚”,而是要在惩戒违法行为的同时达到预防违法的实际效果。“大力推行‘柔性执法’,对轻微违...
【以案释法】“首违不罚” 应急管理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案例解读 东城区应急管理局综合执法队执法人员对辖区某企业未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案例做了详细解读,对比不同企业同一违法行为给予合并行政处罚...
以河南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案例为例,该公司在其网站发布广告,内容违规,涉及罚款。法院最终判决撤销原行政处罚决定,理由是违法行为轻微且及时改正,符合“首违不罚”原则。法院认为,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强调公平原则,对具有公共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可不予行政处罚。本案中,广告内容虽然违规,但产品...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中“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就是“首违不罚”,但行政机关实施“首违不罚”必须符合三个要件,即初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和违法行为人及时改正,这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
,依据《四川省市场监管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适用规则》“第七条《清单》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事项,不予行政处罚:(三)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及《四川省市场监管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的规定,2023年2月1日,营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当事人不予行政处罚。
速看!某企业因未做等保被处罚! | 等保,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基本方法。国家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安全保护义务。具体来说,未做等保可能会使企业面临多方面的风险和问题。首先,这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可能会被依法追究责任,甚至...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2021年7月15日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新增了“首违不罚”规定,对于“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结合行政处罚法第五条第二款“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