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观点认为,作为规范性的行政主体,需满足特定的法律资格条件以及组织构成要求。在法律资格条件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具体因素: 首先,行政主体应当是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具有行使行政权力的合法资格的机构或组织; 其次,该组织必须能够以自身名义发起、组织并执行各类行政活动; 最后,行政主体还应具备独立承担相应行政责任...
独立行使行政职权:行政主体可以独立行使行政职权,这是其首要特征。 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意味着行政主体拥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行政主体可以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这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综上所述,行政主体的资格认定主要依据其是否能独立行使行政职权、是否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以及是否能独立承担法律...
行政主体资格的认定需满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能以自身名义发起组织执行行政活动、独立承担行政责任,同时在组织构成上可能存在需经审批、有独立资金来源和固定办公场所等要求。 行政主体资格的认定详解 行政主体的定义与特征 行政主体,简而言之,是指在法律框架内被授权独立行使行政权力、组...
(法律责任) 三、行政主体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1.行政主体VS行为主体 (1)行政主体是从法律角度来定义的,即享有法律上所承认的主体资格的组织; (2)行为主体是从实际行为的角度来定义的,即作出某一行为的组织,法律上并不一定具有主体资格; (3)二者在某些情况下一致的,如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的组织在作出行政行为时,...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主体的资格认定主要遵循以下标准: 1. 依法成立:行政主体必须是依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的规定成立的。这包括各级人民政府、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实施行政管理的组织等。 2. ...
行政主体资格通常通过以下法律程序确定和赋予:首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主体设立条件和程序进行设立,如特定行政机关的组建、授权等。其次,在行政行为作出过程中,通过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来体现行政主体资格,即该机关在其法定职责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再者,对于授权或委托的情况,要依据明确的授权决定或委托协议,确定被...
行政权的来源有两种:宪法和行政组织法规定的职权行政主体,如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或规章授权的授权行政主体或被授权组织。 ② 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判断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是否以自己的名义,主要从行政行为的外在形式来看,如语言、文字、符号、行动等形式。 ③ 能独立承担法律效果。法律效果即包括有利和不利...
行政主体资格的认定和授予是依法进行的。以下是关于行政主体资格认定和授予的详细解答: 一、行政主体资格的认定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要认定为行政主体,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必须是组织而不是自然人。组织可以是机关、机构、单位、团体等,但个...
行政主体资格的认定,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并能独立承担因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由此分解出三个标准:1、权,即独立的拥有并行使行政权力;2、名,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对外采取行政行为;3、责,承担由其采取的行政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诉讼做被告、复议被申请人、赔偿义务机关等...
总的来说,行政主体资格的认定和授予是依法进行的,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并由国家行政机关通过法律,法规等方式进行授予. 为你推荐 行政主体资格有哪些 法律分析: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如下:一,中央机关与机构1,国务院;2,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部委行署;3,国务院直属单位和特设机构;4,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机构;5,授权的内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