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的意思 【原文】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翻译】在做人处世方面懂得羞耻之心,出使到远方能不辱使命,这样的人就是所说的“士”了。行为端正,有羞耻之心。做人要有羞耻之心。《论语》中有一句名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
当时,子贡经常受鲁国国君的任命出使他国,都能做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多亏他游说八方,才保住了鲁国的平安。 士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当然还包括国士,所以子贡说:“请问比'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次一等的士又如何呢?”孔夫子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先不要说在社会上担当责任...
1、(1)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2)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 2、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解...
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个人行事上能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不辜负君主的任命,这可以称之为“士”了。 这句话出自春秋《论语 子路篇》,原文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意思是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作‘士...
【答案】(1)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2)①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解析】【详解】(1...
9.《论语》:“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由此,我们感悟到要使自己拥有“士”的人格,就必须()①有追求,会享乐②明是非,善选择③多索取,少奉献④知廉耻,懂
“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的话告诉我们,要使自己拥有“士”的人格,就必须明是非,善选择,就必须知廉耻,懂荣辱,检视自身的不足,端正自己的行为,所以选项②④的观点是正确的,符合题意;选项①③的观点是错误的,有追求,但不能只去享乐;要少索取,多奉献。 故选: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孔夫子说:“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里孔子是针对子贡而言,因为子贡是经常使于四方的人,这样的人首先要“行已有耻”,自己要有荣辱感,以约束自己的行为。知耻是一个人内心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耻辱感,到了不知耻的地步,就已经接近地狱魔鬼了。知耻是最后的精神防线,有了这个...
1小闽摘录《论语》孔子言:“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阅读这段经典我们应该感悟到要使自己拥有“士”的人格,就必须( )①有追求,会享乐 ②明是非,善选择 ③多索取,少奉献 ④知廉耻,懂荣辱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17.小闽摘录《论语》中孔子的话:“行已有耻,使于四...
【题文】 名言一: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名言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1)阅读名言一说说你怎样理解